浅析杜甫诗中之“哭”(3)

时间:2021-08-31

  此诗中有五处让人放声痛哭:一,夜深不得息,心内恐惧;二,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剩下的一个命运未卜;三,乳孙幼小,不知能否长成人;四,老年服役,背井离乡;五,老翁失伴。杜甫听到老妇的哭诉,不仅潸然泪下,与此相对的则是石壕吏的无情,对于这样一个已经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家庭,仍旧要征兵,在没有男丁可以征招的情况下,还要强拉一个年老体弱的妇人去充兵,几乎是一点人性都没有了。老妇走后,全家人只能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当然,还有陪哭的杜甫。第二天与老翁告别时,仍旧不免一场哭别。

  杜甫的生活靠近下层人民,在于人民长期的接触中,是他深刻的了解了人民的疾苦,并且,杜甫的生活也是贫病交加,所以,对于人民的苦难,杜甫诗感同身受的。出于同情,出于仁爱,杜甫总是与民同悲,与民同哭。这样的情况在杜诗中是比比皆是: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天边行》

  少陵野老吞生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哀江头》

  弃绝父母恩,吞声负行戈。《前出塞》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垂老别》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大麦行》

  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征夫》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龙门镇》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羌村》

  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诉?《雷》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是处起渔樵。《阁夜》

  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哭者形象,但是无论是哪一个人民在哭,杜甫都一一看在了眼里,并且在默默陪他流泪,陪他一起哭。  杜甫在关心天下人民疾苦的同时,也不曾忘记家人与自己一起所受的苦难,每每念及这些,他是夜不成眠,自己偷偷哭泣。杜甫只身赶往灵武追随肃宗前将家小安置在�州。不想在去灵武的途中被叛军拘押在长安。深夜望着天上的明月,思家之情甚浓,想到家中的妻子也在独自看月,不禁吟出“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若只是两地相隔,平安,却还好。哪想到杜甫再次踏进家门的时候,得到的是“幼子饿已卒”的噩耗,再联想到一路走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象,不觉悲从中来,五内具悲。

  杜甫对人民、对国家都饱含着深情,每到至情处便会流泪,故而在诗中常常出现哭、啼、泪、泣等字眼,这也正是诗人仁爱情怀的自然流露。只此一哭,就可以诠释杜甫爱民、爱国、爱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