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新乐府诗语言的文化批判功能(6)

时间:2021-08-31

  叙事诗在表达上多采用“赋”的 艺术 表现手法,杜甫的新乐府诗也以“斌”为主,但这种平铺直叙的手法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很难实现“讽兴”的目 的。为解决这一矛盾,杜甫除用前述两种方式外,还运用了一些极富表现力的修辞格。如:

  第一.对比

  例如:

  (1)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2)去年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去秋行》)

  (3)去年米贵阅军粮,今年米贱太伤农。(《岁澡对于))

  (4)富豪有钱驾大炯,贫穷取给行碟子。

  (《最能行》)

  (5)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

  ((娜树行)) 第二,比喻

  例如:

  (1)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兵车行》)

  (2)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哀王孙》)

  (3)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新安吏》)

  (4)青拎宵子困泥途,白马将军若雷电。

  (《折槛行》)

  (5)黄门飞鞋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丽人行》) 第三,夸张

  例如:

  (1)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新安吏))

  (2)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筱!(《白马》)

  (3)禽兽已毙十七八,杂声落日回苍弯。((冬狩行))

  (4)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兵车行》)

  (5)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悲陈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杜甫新乐府诗所用修辞格多是针对“人事”而发,而且是“人事”中不公平、不正常或极其惨烈的一面。用修辞形式一方面避免了苍白而又可能存在潜在危险的表述,另一方面又得到了一种极强的“渲染”效果,通过这种“渲染”对所述内容进行强调,给读者以震撼,增强批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