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是“根深业茂”的生命手册!(2)

时间:2021-08-31

  《弟子规》概述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

  《弟子规》是清朝李毓秀夫子所作,其中的主要思想来源与孔子的《论语》学而第一,其中还包含了《礼记》中许多规范的行为准则。

  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孝悌、瑾信、亲仁、学文

  本文宗旨在于教导弟子如何尽本分、保身心、全人格、推人己、善交友、勉学文,使成为文质兼备的彬彬君子。

  为了便于讽诵,而以三字成句,言简意赅,是儿童启蒙教育的良师益友。

  弟子规,故名思义,当时就是说小孩子学习的规矩,那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学习过,所以不管我们现在是多少岁都应该补上学习,都先当弟子。其实这和之前上课的内容是有谙合的,就是我们随时都要保持一个谦卑的态度,只要是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只要是好的,我就去学习;只要这个人身上的优点是我没有的,那他(她)就是我的老师。

  现在社会进步了,大部分人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而且现在小学到初中,九年都是义务教育,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学费,反而是老师要求着学生学,父母恳求着孩子学。加上现在的教育内容,遵从内心的东西越来越少,竞争高下的东西越来越多。老师为了顺应大流,为了迎合学校和家长的要求,课本知识越压越多,真正为孩子指导做人的道理,为孩子指引人生之路的时间和精力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能让孩子喜爱又尊重的老师是弥足珍贵的。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它,学而时习之嘛,而且是自己实践它,必须是自己做到了的前提下才可以去要求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都没有做到的时候,何以去要求别人?再说你只要自己尽量往好了做,别人不用要求也会被你感染带动,往好的方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