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由来

时间:2021-08-31

  国学《弟子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钱文忠老师说:它和《百家讲坛》讲过的《论语》,《庄子》,《老子》相比,称不上是经典,从来没有听说过科举考试要考国学《弟子规》的。国学《弟子规》跟《三字经》来比,从历史悠久的角度来讲,也无法相比。《三字经》出现在南宋,到今天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而国学《弟子规》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小册子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一般认为是公元 1662 年出生,公元 1722 年去世,活了六十岁,也有人说他活了八十三岁。一个离我们这么近的人,生卒年限不确定,居然前后相差二十三年,说明当时对他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李毓秀,终其一生,获得的最高学位是秀才。举人没有考取过,进士跟他没关系,更别说状元,榜眼,探花,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秀才能干什么呢?教书啊!秀才不是举人,举人老爷,有时候可以当官,进士当然是当官的。秀才只能当孩子王,还教不了什么好书,当不了书院的三长,只能开个私塾。

  那么,为什么他能写出国学《弟子规》呢?李毓秀,他毕生研究《大学》,《中庸》。李夫子,学位不高,学历不高,其实,有时候科举不成功的人,恰恰在某一个方面学有所成,李夫子就是一个典型。在科举道路上他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在研究《大学》,《中庸》方面,却是一个很棒的学者。后来,他创办过一个学校,叫《敦复斋》,讲学取得了巨大成功。

  李毓秀,是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他根据传统对于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一本书,叫《训蒙文》,训者教训也,蒙者启蒙也,是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一本书。当然这位老夫子还有好多研究四书方面的成果,他还写诗,比如他留下的一部叫《水仙百咏》书,写了上百首咏水仙的诗歌,这些书现收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及他的家乡山西省图书馆。在他那么多的著作里,流传最广的是哪一部呢?是《训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