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弟子规》介绍给别人?

时间:2021-08-31

  取于人者,取人之善,以成己善也。取人者,以己之好恶,取人以为己用也。学必有师,师以传道授业解惑。尊道则须尊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样把《弟子规》介绍给别人,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ww.010zaixian.com/wenxue)。

  《礼记·曲礼上》云:「礼不妄悦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本以悦怿人心为宗旨,但须有节度,不可妄取悦于人。礼以定人我之分。不妄作,不太过。辞系言辞,用以达意。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故不辞费。辞费,则不信矣。礼须合乎节度。不占人之分而尽己之分,不辱人之人格而重己之人格。谓之不侵侮。狎,习近也。习近过甚,则不尊敬而生怠慢之心。故君子爱人而不好狎侮人。学礼之始,在于修身,自视听言动而至待人接物,从政临民,皆修身之事也。言,善言也。必须躬行其言,而后可以示人。言道,言合于道也。行修言道,为礼之实践。行不修,言不合道,虽铺张仪式,熟计节文,无益也。故曰礼之质。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取于人者,取人之善,以成己善也。取人者,以己之好恶,取人以为己用也。学必有师,师以传道授业解惑。尊道则须尊师。为师者,先须自尊,言必忠信,行必笃敬,以示范于人。为弟子者,须择师而事之。往而求之,默而识之,疑而问之。倘对师不敬,则学不可得。师不能往教,往教则不尊。不尊则道丧。道丧又何能教?又何必学?必须尊之重之好之乐之,始能升堂入室。故师道尊严,不可废也。

  如果我们仔细认真地来体悟这两段话,就可以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是很热心向别人介绍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那么现在有幸接触到圣贤教诲,可以说是万幸中的万幸。但是我们有这样的认知,他人有没有呢?假如认知不够,他人没有积极主动的求学之心,又如何使其深受其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