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三者的关系(2)

时间:2021-08-31

  这是弟子规与千字文的一个对比,可以说各有所长。

  三字经强调的是博杂的世间万象,知识非常的多。因为它在“广见闻”这上面着眼了,它说的非常繁复、博杂。和弟子规相比,三字经讲的知识面就宽多了,很繁杂,三才四方五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什么都有。博杂,博是特别好的词;杂就有些不足,勤奋学**的榜样讲了很多,有聖有贤,也有在道德上不是特别好的人。相比来说,千字文就很完美了。

  千字文,真是一幅伟大的宇宙、幸福生命的图画,它是圆融完美的,这才真正体现了中华正统文化的神采,天人合一,至善至美。宇宙美好,有感恩;生命成长,有自强;天下太平,有责任;物质繁荣,有淡泊;人生幸福,有珍惜。千字文言辞优美,文笔流畅,对学生写作都有好处;简约精练,惜字如金,相当于250个成语,知识非常丰富;最值得称道的是寓道德教化于自然美好之中,前后贯通,一气呵成,确实太美好了。弟三千三部传统蒙学经典各有特色,所以都能长久流传,影响深远。

  我们再从教育对象角度讲一下弟三千的区别。弟子规是孔子讲给君子的,三字经是士大夫家长留给士子的,千字文是周兴嗣受梁武帝敕命写给皇子的。

  弟子规是给君子讲的,是君弟子泛爱众的箴言。君弟子就是国君的弟弟、孩子,简单的说就是君子。

  三字经是给士子讲的,是士弟子勤学的指南,它是讲怎样勤学。古代有个词叫士大夫,过去读书的人、知识分子称为士,古代有这么一个社会阶层。夏商周的时候,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差异,士是其中之一。《论语》讲过八佾舞于庭,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个人的舞蹈队,天子才可以有的规模。诸侯是六六三十六人,大夫是四四十六人,士就是二二得四,四个人的舞蹈队,别的人就没有资格了。过去当然还有更多具体的规定,不同阶层祭祀祖先,祭几代都是有规定的。当然过去读书人,他对社会是能产生很大影响的,但是他不一定当多大官,当官的从这部分人出,但是他跟君子是有差别的。所以说三字经是士弟子勤学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