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弟子规培养学生(2)

时间:2021-08-31

  (2)我用《弟子规》教学生学专业

  学习最重要的是对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严谨。《弟子规》上讲“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古语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听、说、读、写”中“听”是最简单、最基础的环节,要认真。我们学技术也一样,只要我们认真的听实习老师讲,按实习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一定能做出令我们满意的工件。

  开学至今,我班已实习多次。实习老师都说带我班实习一次比一次累,因为问问题的学生一次比一次多,但是老师却越累越高兴,因为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所教的学生有进步,有求知的欲望!

  (3)通过做家庭作业,让同学们感受实践《弟子规》的快乐

  带同学们学习《弟子规》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了。我每周五都会给双休日回家的学生留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亲身体验实践《弟子规》所带来的快乐!如在教学生“入则孝”部分时,引导学生自觉尽孝。中国有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告诉他们孝敬长辈不需要等长大,现在就可以以各种方式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例如,在家里给劳累的父母端茶送水、捶背、盛饭、摆收碗筷、打扫卫生、带弟弟妹妹……在读《弟子规》时,我让同学们举手发言,说出自己“身体力行”的举动和收获的快乐,大家一起分享。有的说摆收碗筷时父母笑了;有的说当家里来客给客人鞠躬问好时,客人笑弯了腰;有的讲舅妈说我爱劳动了;有的说我做到“邪僻事,绝勿问”了……

  “百善孝为先”,一个人的孝心开显了,他的行为习惯就会务实,他的`言语就会谦虚谨慎,他就会真心真意的去关爱别人,诚心诚意的尊敬师长,更会认真努力的学习。

  (4)通过传统节日活动,培养同学们的感恩情怀

  我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每个节日都有相应的内涵,更有相应的时代意义。传统节日给我们教育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比如:母亲节送母亲礼物,父亲节送父亲礼物,让学生知道感恩;五一节要帮妈妈爸爸劳动,让学生体会“劳动最光荣”;十月一让家在农村的学生帮家人收拾庄稼,让他们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

  今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晚自习我班有一名同学“步从容”地走到我面前鞠了个躬说:“老师,节日快乐!”。当时,我真的非常的震惊,经过几秒钟的思考,我笑着对他说:“你妈妈也是老师,你应该先和你妈妈说节日快乐啊,你说了吗?”那名学生说:“妈妈说了,您是我的亲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应该先和您说节日快乐!”学生的话语很朴实,我的心却感慨万千,要是大多数家长能像这位母亲一样,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以言传身教来影响自己的孩子,试想这个世界还有“恶”存在吗?当时,其他的学生见了也深受感染,有的学生说谢谢老师给我们上课,有的给我拿椅垫儿,有的走上前给我鞠躬并对我说“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人生经历无数次感动,唯独这次使我难以忘怀。

  (5)给学生创造学习、理解和应用《弟子规》的环境

  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我用《弟子规》中的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当学生屡犯错误,我会和他说“身有伤,贻亲忧”学生立即接“德有伤,贻亲羞”;个别学生不小心讲脏话,我会和他说“奸巧语,秽污词”学生立即接“市井气,切戒之”;学生在家不听父母教导,我会对他说“父母教,须敬听”学生立即接“父母责,须顺承”;学生外出要求其做到“出必告”学生接“反必面”;对个别贫困生,我会拉着他的手对他说:“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学生会接“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对只爱听别人赞美,当别人说到自己缺点就生气的学生,我会对他说:“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学生会接“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当个别学生作业不工整时,我批上“字不敬,心先病”……

  现在,同学们受《弟子规》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养成。有的同学原来上课不听讲,现在能主动学习;有的同学爱搞恶作剧,现在能主动帮助别人;有的同学原来根本不做值日,现在能认真完成自己的值日,真正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的人以前爱耍小聪明,占小便宜,现在能主动把荣誉让给别人,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看到这些同学的进步,再想想自己以前的那种硬性“管卡压”却难以奏效的教育方式,我对学校领导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全纳”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啊!

  如今,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弟子规》已经融入我和同学们的心灵,也融入到了我们的行动。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升华,同学们在它的点点滴滴影响下,心灵变得更加纯洁向善,行为举止变得文明、健康、向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在《弟子规》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下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用弟子规培养学生】相关文章:

1.用弟子规管理企业

2.弟子规用英文怎么说

3.弟子规小故事之董遇巧用三余

4.弟子规和弟子规的解释

5.我与弟子规

6.弟子规全篇

7.弟子规内容

8.解读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