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弟子规培养学生

时间:2021-08-31

  《弟子规》倡导泛爱众,是爱人之学,爱人就是要人人相爱,博爱大众,进而把这种爱施于“民”,主张爱民、教民,把爱具体化并予以实践,这是一种可贵的民本思想。

  《弟子规》与良好行为习惯

  “传承中华美德,注重品行教育”是东明小学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使学生养成注重生活礼仪、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好习惯,东明小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学习、践行《弟子规》.促进德行教育”大型系列活动。

  去年10月起,东明小学就掀起了“学习《弟子规》,传承中华美德”活动。这……活动为“学习、践行《弟子规》促进德行教育”的深入持久开展拉开了序幕。全校师生定期举办《弟子规》大课堂,在大课堂上,老师们用动人的事例、易懂的浯言向学生解析《弟子规》。学校号召学生每天除早自习学习背诵外,还以《弟子规》对照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修身养性。今年3月,东明小学又开展了“解读、剖析和践行《弟子规》”活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自觉鉴别自己的品德与行为。全校各班分别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开展主题班队会,“《弟子规》我先行”、“《弟子规》使我懂得…—,”等别有特色的主题班会。学校还结合有意义的节日传唱《弟子规》、在六一来临之际学校举办了“践行《弟子规》”文艺演出,学生用优美的艺术表演形式践行《弟子规》的成果。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得到提升,人人争做遵守中国传统礼仪的好学生。

  伴随“学习《弟子规》”活动的热潮,6月在东明小学校园内又举行了“学习践行《弟子规》书签设计、书画、手抄报、学习箴言艺术作品展示活动”。会展现场有的在精心设计,有的在挥笔泼墨,有的几个人一组设计《弟子规》主题小报,还有的在写学习《弟子规》感言…….看到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艺术天赋,还映射出学生们对《弟子规》的独到见解,集学生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使“学习践行《弟子规》促进德行教育”和美育教育同发展。

  如今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的热潮浸透了整个校园,也成为东明小学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校园到处可以看到同学们的儒雅、礼仪、文明、健康向上、友好的和谐氛围,体现了《弟子规》传承至今的现实意义。

  以《弟子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弟子规》的学习提高了我的个人素养和工作艺术

  《弟子规》是圣人的言行,是世人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了很多与《弟子规》有关的德育故事,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沉香救母》、《铁棒磨成针》等等,并以此来教育引导学生。我认识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是通过几次学习、几次说服教育就能转变的,而是通过教师持之以恒的教育、影响来转变的。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自己的示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比如:我每天坚持按时出早操,然后要求学生要每天出早操,养成勤奋、早睡早起的习惯;我每天准时到班级上早自习,同时要求学生准时上早自习,不迟到,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每当课间我到班级巡视,看到地上有垃圾就主动拣起来,然后要求学生不要随意乱丢垃圾,养成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同学们做值日,我看见就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且做得认真细致,然后要求同学们要认真做值日,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同学们从心底迸发出一股向上、向善的意愿,开始自觉转变行为习惯。反思以前,我衣着很随便,《弟子规》上讲“衣贵洁,不贵华”,现在我能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以前我说话、讲课语速很快,“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现在我注意适当放慢语速,让所有同学都能听明白;以前上课,讲台上物品摆放凌乱,“见人恶,即内省”,现在我要“见己恶,即内省”;以前上课累了喜欢靠一靠讲桌,现在我时刻记得“步从容,立端正”,给同学们演示出标准的站立姿势;以前批评学生我总是大声训责他们,学生的逆反情绪很重,现在改成“怡吾色,柔吾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见老师变得更理解学生、更容易接近,大家都愿意把心理话和我说,即使是犯了错,也愿意告诉我。这样我多了很多“朋友”,同时也多了很多“内线”,从学生中反馈上来的信息让我在班务工作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警察”变成了“朋友”。这使我能及时准确了解到全体学生的心态,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中的疑虑和倾向性的问题。是《弟子规》让我真正走进了同学们的心里,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好朋友”、“好老师”。

  2、用《弟子规》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良好行为习惯

  同学们学习《弟子规》的热情源于我对《弟子规》的热爱。我每天都在适当的场合向同学们讲述《弟子规》,要求同学们背《弟子规》,和同学们谈话的内容常常引用《弟子规》。刚开始,有很多同学不理解,但是随着我对背诵《弟子规》同学的表扬次数逐渐增多,我们之间用《弟子规》的内容相互提醒时愉悦的增多,以及部分同学行为习惯的明显进步,我惊喜地发现背《弟子规》的同学也逐渐增多了。这表明同学们都开始进步了,此时,我又提出,学习《弟子规》重要的不是背,而是理解基础上的落实。要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好学生。那么该如何用《弟子规》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良好行为习惯呢?

  (1)“知”是学生进步的基石

  部分学生不听话,不学习也不练技能;话也不会说、事也不会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学生缺乏正确思想的引导,对人生要义不懂、不“知”。“知”是“行”的前提,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很低,又何谈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呢?领悟到这个问题后,我每天早自习领着同学们读《弟子规》,晚自习给同学们讲解《弟子规》,把《弟子规》用一个个德育故事讲生动地出来,让同学们都能领悟《弟子规》的深刻内涵,再结合具体的事,让学生知道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事该怎么做、话该怎么说。有一次,某同学上课看课外书,被任课老师叫到办公室。当时他思想抵触,认为自己没有影响老师正常上课,老师不该批评他。

  我对这位同学说:“非圣书,屏勿视”学生接道“蔽聪明,坏心志”。我拿过一根粉笔对学生说:“你的一生就像这根粉笔,假如你能活80岁,你吃饭睡觉用去了一半的时间,应切去一半。”于是拿小刀把粉笔切去一半。“20岁之前你除了上学就是玩,没有为社会做出贡献,又浪费了四分之一的时间。”于是拿起小刀又切掉了四分之一。“长大成了家,又有很多纷繁复杂的家事需要处理,又浪费了大约剩余时间的一半。”于是拿起小刀把剩余的粉笔又切掉了一半。

  我问他:“短短的一生中,你还有多少时间报效社会,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荒废学业,你还有理吗?”看着我手里的粉笔头,学生的眼睛里泛出了泪花儿。我又对学生说“时间对我们多重要啊,珍惜它还怕来不及呢!《弟子规》中教我们要尊敬长辈,“尊长前,声要低”、“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你做到了吗?老师为什么要管你呢?”说到这里,学生哭着说:“老师,我错了!”我又对学生说:“你应该和教你的老师认错”。学生走到任课老师面前鞠了个躬说:“感谢老师的关爱,感谢老师的严厉。我知道错了,希望老师还会一如既往的给我们上课!”老师高兴的笑了,还正面鼓励了学生。一次师生之间的矛盾在重温《弟子规》的过程中化解了。

  只要学生从心里知道“知”,我们的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再加上老师正确的教育引导,学生是能够转变,甚至不用纷烦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