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教学实录(2)

时间:2021-08-31

  端正好

  [宋]杜安世

  槛菊愁烟沾秋露。

  天微冷、双燕辞去。

  月明空照别离苦。透素光、穿朱户。

  夜来西风凋寒树。

  凭阑望、迢迢长路。

  花笺写就此情绪。

  特寄传、知何处?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学生有议论,赞晏殊的《蝶恋花》写得好)

  师:这两首词作所要表达的意是相同的,都说“离别苦”。但是境界明显不同。我听大家的议论,应该比较看好《蝶恋花》。请大家就这两首词作中对应的词句作简单的分析,可以分组讨论,一会请各组分别总结。

  组1:老师,我来分析“天微冷、双燕辞去”与“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两句。我觉得杜安世的“双燕辞去”的“辞”用得不好,好像燕子很有感情似的,善解人意向人辞行,这样主人公的孤独已经有了一点安慰了,那他所要表达的“离别苦”就不显得苦了;但“燕子双飞去”就不同了,这对燕子只顾着自己高兴,成双成对,没有注意有人在看它们。很无情,这样就显得主人公很苦。

  (学生微笑点头)

  组2:“花笺写就此情绪。特寄传、知何处?”和“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句。我觉得晏殊的句子读起来更让人感到伤心欲绝。彩笺加上尺素,山长加上水阔,愈是想联系,愈是没出路,读起来很难过。

  师:是的。彩笺指诗词,尺素指书信,这里晏殊用了复叠句法。不避重复,加强了音书欲寄无由的痛感与悲感。你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吗?

  组3:老师,我觉得“夜来西风凋寒树”与“昨夜西风凋碧树”这两句给人的感受也不同。主要在“碧” “寒”两字。“寒树”已经寒了,天生要凋了;但“碧树”一夜而凋就不同了,主人公可能因此会想到自己青春将要不再,红颜易老啊,所以就更觉得“苦”。

  师:对,非常好。很细致,很深刻。

  组4:“凭阑望、迢迢长路”也不如“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想一个人在冷落的深秋独上高楼,想看远方有没有自己心上人的影子,但她“望尽天涯路”,什么都没有看见,这个时候她的悲哀是说不出的,但我感受得到。杜安世的句子直白无味,我没有感觉。

  (学生笑)

  师:好。大家把握得非常好,经你们一分析,两首词的意境高低立见,我也豁然开朗,看来你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学法”,以后不用再担心你们在诗词阅读方面的问题了。好,这节课我们收获颇多,最后让我们回到晏殊的《蝶恋花》,再一次低吟轻诵,再一次体会词中令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的“离别苦”。

  (学生合书,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