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赏析

时间:2021-08-31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以楼头女和陌上行人为对象,勾勒出他们的生存状态,揭示出他们都将老于尘嚣之中的命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朝代:清代

  作者:王国维

  原文: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译文

  那百尺高的红楼,正临着宽阔的大路。不管黄昏还是清晨,楼外总传来轻雷似的车声。窈窕的佳人啊,孤独地凭倚着楼畔的阑干,无聊中把路上的行人一个个细数。

  霎时间车子驶过,卷起飞尘,扑向树梢。唉,路上的行人和楼中的女子,都在这红尘中不知不觉地老去了。傍晚时候,西风吹来了冷雨。到了明朝,当更为路上积满潦水而忧伤。

  注释

  ①朱楼:华丽的红色楼房。

  ②轻雷,喻车声。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

  ③不间:不间断的。

  ④窈窕:形容女子的美好。

  ⑤一霎:一阵。树杪:树梢。

  ⑥陌上:指游子。楼头:指思妇。

  ⑦薄晚:临近傍晚。

  ⑧流潦:指雨后路上流水或沟中积水。

  鉴赏

  这是王国维最有名的一首词,其隐喻多义的文学意象、自然流露的哲理思致和悲天悯人的意识形态,在《人间词》中最具代表性。

  判断一首词有无言外之意,要看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思想状态,还要看他所处的时代大环境,更要看作品本身的口吻和姿态。为什么说这首词不是一首传统性质的思妇之作,而是包含了哲理与意识形态之隐喻的作品?因为,当我们读到“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这一句的时候,会强烈感觉到: 那“陌上楼头”之辽阔广泛,那“尘中”的痛苦,“老”的悲哀,都已超越了思妇的狭窄范围;那种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对世界透彻的了解,已不属于作品中的思妇而属于作者本人了。当有了这种感受,再品味整首词就会发现,这首词几乎每一句都包含隐喻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