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改编散文范文(2)

时间:2021-08-31

  《答谢中书书》散文版(二)

  江南风景如画,山清水秀。我陶弘景,华阳隐居者,无时无刻不置身于这奇丽的美景中。

  清晨我站在那险峻的山崖边,蓝天白云仿佛就在不远处向我致意,在它们舞动的身姿里,隐约掠过几只飞鸟。我不禁抬头仰望,啊,巍峨山峰座座相连,雄伟壮丽,高达云端。隔着一层薄薄的晨雾,依稀可辨那大自然的刀痕——峭壁,它在朦胧的水汽中,映着七彩的光芒,好似山间架起的彩虹,神秘而斑斓,如梦似幻。

  在这彩色的梦景中,我极目远眺。那峰顶上的竹林,显出如水的苍翠,点燃在这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上,它抓住了我的视线。似乎又听到熟悉的猿啼鸟鸣,如丝如缕,经久不断。这山是大自然的馈赠?抑或是我的梦幻?不管怎样,猿鸟呼唤着我,竹林吸引着我,我要去寻找,我要去攀登,我要去体味。

  黄昏,我立在山涧之上,清澈的溪流在我脚下歌唱,那飞溅的水花里,隐约闪着银光。金乌将沉,姮娥將现,火红的晚霞之下,活泼的鱼儿争相跃起,翻滚,摆尾,落水,好一个出色的跳水表演!它们是在竞赛吗?抑或是在搏击中流?不管怎样,山泉静待着我,鱼儿激励着我,我要去观察,我要去体验,我要去记录。

  古今文人雅士,游山玩水者数不胜数。然而能乐在其中者,怕只有谢康乐公吧?既然山中有仙境,我何苦陷无边的宦海,沾那一身污浊?

  元度,你应明白我的心境吧?

  《答谢中书书》散文版(三)

  山川秀丽的景色,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真所谓“山水美景,人人皆爱。”

  抬头仰望,高高的山峰耸入云端,好似擎天大柱。低头俯视,清澈的溪水静静流淌,似活泼的小姑娘,一边唱着,一边舞蹈着,

  使人顿时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而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哪怕是绘画名家,大概也难以描摹这如诗如画般的景色吧。向来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正是这山水的相伴相映,才使得游者神采焕然;正是这仰俯的上下结合,才使得游者心旷神怡。

  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莫急,你看那两岸石岩壁立千仞,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斓、五色争辉、熠熠耀眼。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于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实为“天下第一美景”。山脚下,一株株古松,批鳞挂甲、昂然挺立,好象是一个个威风凛凛的战士。另一边,一片片竹海,青翠欲滴,风轻轻吹过,竹叶微微颤动,真像一张张嘴巴在喃喃细语。如此景色,四季长存。

  最初的早晨,白雾缭绕于山间;继而如絮如带,仿佛是仙女在此作画;紧接着似烟似缕,好似天堂美景……就在如纱一样的薄雾将要消失的时候,太阳冉冉升起,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仿佛是一场盛大的演唱会。傍晚来临,红日西沉,她是太过劳累,去休息了。落日的余晖,为群山抹上了淡淡的红晕,好象一个娇羞的姑娘。飞鸟归林,猿猴栖树,山色苍茫,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冲破了湖面的寂静,别具意趣。

  不得不说——此般人间天境,无处能及也!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

2.六年级上《答谢中书书》教学实录

3.《答谢中书书》复习要点

4.《答谢中书书》作者简介

5.《答谢中书书》骈文

6.《答谢中书书》教学说课稿

7.《答谢中书书》教师教学说课稿

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

9.《答谢中书书》原文翻译及注释(人教版初二上册课文

10.《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