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导学案(2)

时间:2021-08-31

  二、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 苏轼不能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心里十分苦闷。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象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苏轼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或泛舟夜游。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这段时期,苏轼创作了三篇千古杰作——一词二赋。

  【注】在新旧两派的激烈斗争中,苏轼因反对主张变革的王安石一派,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乌台”,即御史府,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苏轼差点儿被杀头。

  三、有关“赋”的文体简介:

  1、含义:本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到汉代形成一种有韵的特定体制,成为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

  2、 特点:

  A、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且允许有参差错落。

  B、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

  C、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用铺陈手法。

  3、分类:

  大赋:以铺叙事物为主;

  小赋:以抒情为主;

  文赋:近于散文;

  骈赋、律赋:接近于骈文;

  四、整体感知:

  1、生字词:

  壬戌(rén xū)之秋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如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倚歌而和(hè)之 余音袅袅(niǎo)

  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 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 驾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尊以相属

  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 无尽藏(zàng)也 相与枕藉(jiè)乎舟

  2、诵读方法指导:

  读出重音:

  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读出节奏:

  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读气势:

  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读出情感:

  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3.听专家朗读音频:教师从酷狗音乐中下载著名演员鲍国安朗诵的《赤壁赋》,让学生跟着小声读,体会文章的韵味。熟读全文,力争背诵。

  合作探究案

  一. 探究第一自然段

  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用原文回答。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