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教学设计(3)

时间:2021-08-31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道(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以文为赋”的《赤壁赋》(板书课文题目)就是他的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二)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1.(出课件)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壬戌(rénxū) (10)酾酒(shī)

  (2)桂棹(zhào) (11)横槊(shuò)

  (3)余音袅袅(niǎo) (12)渔樵(qiáo)

  (4)幽壑(hè)

  (13)扁舟(piān)

  (5)嫠妇(lí)

  (14)匏樽(páo)

  (6)愀然(qiǎo)

  (15)蜉蝣(fúyóu)

  (7)山川相缪(liáo) (16)无尽藏(zàng)

  (8)舳舻千里(zhúlú) (17)狼籍 (jí)

  (9)旌旗(jīng) (18)枕藉 (jiè)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同“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连接,盘绕

  (4)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5)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同“藉”

  (6)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同“溯”,逆水而上

  3.找出文中一些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和有活用现象的词语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2)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3)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4)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7)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8)正襟危坐(使动用法)

  (9)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10)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三)解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诵全文,(如有条件,也可听鲍国安的朗诵)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2.整体感知课文

  “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体物”即描摹景物,也就是叙事、写景的东西;“写志”指作品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议论、抒情的东西。“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读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读,思考,讨论)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厚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如哀怨,如爱慕,如哭泣,如申诉,四个比喻,加上使潜龙舞,使寡妇泣两个突出效果的句子,渲染了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3.具体品读课文

  (1)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找出第一段中写景、叙事的文字,并展开合理想象加以改写。

  写景文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叙事文字: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生思考、讨论、改写)

  (课堂交流后)投影 :

  夏末秋初七月十六那个凉爽的夜晚,苏轼与朋友荡桨赤壁江面。清风习习,水面泛起团团细细的波纹。东坡一边向客人敬酒,一边吟唱起《诗经·陈风》中那首优美而高雅的《月出》诗:

  月亮出来明皎皎呀,佳人容颜多俊俏呀!

  身材苗条惹人爱呀,相思缠心好烦恼呀!

  吟罢,东坡笑了,客人也笑了。似乎受到感召,一会儿,月亮从东山顶端露出脸庞,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一时间,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光辉应。苏子与客驾一叶扁舟,飘浮在辽阔苍茫的大江之上,仿佛腾云驾雾,在空中迎风翱翔,却不知飞往何处,又仿佛离开了凡俗的尘世,进入了云遮雾绕的道教仙境……

  师总结过渡:何等美好的夜晚,何等优美的景色,何等快乐的场景。前人称“良辰、好景、赏心、乐事”和“贤主、佳宾”为“四美”、“二难”这是玩赏聚会的难得境界,因而正遭受人生重大挫折的苏东坡,无论面对何等美景,也难免悲从中来,于是借客之口来阐发内心的矛盾。

  (2)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

  (生讨论)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惟有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美而乐,因情伤而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的呢?

  (3)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生讨论)

  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关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那么作者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应怎样看待它?

  (生讨论)

  (4)评价作者的观点?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有积极意义的的,但站在今天的高度看,也有消极的一面。

  (5)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四)利用板书,提示背诵《赤壁赋》的思路,尝试背诵。

  (投影)

  赤壁赋

  苏轼

  壬戊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赤壁

  行文思路 情感线索

  举酒属客扣舷而歌

  乐

  客吹洞箫苏子愀然

  转悲

  拟客发议遗响悲风

  悲

  苏子答客风月共适

  转喜

  枫藉舟中东方既白

  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赤壁赋》。

  (2)课外阅读《后赤壁赋》,试比较两文的异同,并查阅相关资料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相同点都是以江山风月之乐和老庄齐物思想来消融政治失意的苦闷。与《赤壁赋》不同的是,它在写法上没有沿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而是将意旨寄寓在生动的景物描写与情事叙述之中。另外,《赤壁赋》侧重对人生道理的阐发,写景只是一种铺垫;《后赤壁赋》侧重于记游、写景,突出景物特点。《赤壁赋》表现出作者的旷达情怀,《后赤壁赋》表现了作者幻想超越尘世以求解脱的情思。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