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二、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2.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以及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特殊句式。

  3.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

  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5.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从而感悟“苏子情怀”,培养学生以乐观旷达的胸襟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

三、设计理念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因此,在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的经典作品《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鉴赏又要以阅读为基础,而阅读活动应该落实到语言层面,所以从语感语识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应该是我们教学这篇文章的要点。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材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

  (1)有关苏轼、赤壁的图片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2)《赤壁赋》录音带,或用作教师朗读背景音乐的音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