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谁记得时间?
生7: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师:“既望”是什么时间?
生7:过了十五,可能是十六吧?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师:解释得很好!“望”是农历十五,“既”是已经。
人物是谁?
生8:苏子与客。
师:他们在做什么?
生8:泛舟游于赤壁之上。(生笑)
师:之上?他们乘的是神州6号?(生笑)
生:(挠头笑)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看到了什么?
生9:清风吹来,水浪不兴。
师:不准确,谁来纠正?
生10: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清风能看到吗?
生10:风虽然看不到,但“水波不兴”说明风很小。
师:为什么不是没有风呢?没有风,水波也不兴呀?
生10:(语塞)
师:风是怎么感受到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事物,还可以?
生10:风吹到人的身上,自然能感受到。
师:这叫?
生10:触觉。
师:此等良辰美景,岂能无赏心乐事?苏子与客在做什么?
生11:举酒属客……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师:有两个动词,谁记得?
生1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师:高兴了,就要大声地读,大声地唱。这里的“诵”“歌”的诗文是《诗经》里的《月出》和《关雎》,《关雎》大家都学过,《陈风》是中国第一首歌唱月亮与爱情的诗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意思是月亮高高挂天上,可爱的女孩儿长得靓,身段子苗条气质好,追求不到我心里闹。(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