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双重主题解析(3)

时间:2021-08-31

  古往今来关于李杨爱情题材的叙述在文人的笔下不断渐进,展现了一段跨越时空的不断被隐喻和升华的情爱秘史。元杂剧家白朴的《梧桐雨》一曲“秋雨梧桐叶落时”拉开了一幅凄楚孤寂的画面,红颜已逝,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惆怅万分,雨滴人心碎。清代洪升《长生殿》又从痛惋情缘的美学视角重塑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例言》云:“后又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乃认可这份钗合情缘,在《传概》中更是感叹:“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揭露了唐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的昏庸形象,影射出唐朝动乱衰亡的根由,甚至红颜祸水的社会道德主题也暗含其中。一曲悲歌饱含对盛世衰亡的长恨,更流露出对人世间“天长地久有时尽”的无限感伤,是美与刺的和谐统一。无论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还是后人白朴的《梧桐雨》,洪升的《长生殿》都不约而至地歌颂了李杨爱情的美好与可贵,体现了“重情”与“贵情”的男女情爱观,借历史之殇呈一段佳话,赞颂美好真挚的爱情,这是通篇毋庸置疑的主题之一。一曲终成怨,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