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双重主题解析(2)

时间:2021-08-31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懈怠朝政的唐玄宗沉迷于华清宫的缠绵。国不可一日无君,好景不长,“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已预示着一场动乱的临近,命运终于惩罚了这对宫廷男女,终止了他们的寻欢作乐,历史的悲剧无情上演,美人难逃“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厄运,只留下“花钿委地无人收”的残落,战事渐息,当李隆基一个人回到长安,忆往昔“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无奈,而如今香销玉陨,满目疮痍,剩下的只有失落与惋惜。昔安今危的强烈对比饱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思,所谓“长恨”,一半是国运衰败的历史悲叹,另一半是对帝王贵妃曾经白昼相伴而今生离死别的感伤。

  在作品的后半部分,诗人逐渐收起对安史之乱与政治兴亡的批判视角,转而关注男女主人公的个体命运,叙述笔调也明显地转向了忧伤与抒情。“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雕栏玉砌犹在,只是朱颜已逝,枯叶凋零,叫人不由地心生悲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玄宗睹物思人,肝肠寸断。人皆有情,帝王应如是。此时,诗人将笔下的人物置于了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情感宣泄已然超越了帝王妃子的贵族光环。“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细腻的心理描摹已全然将身居庙堂之高的唐明皇塑造成了一位因痛失爱妻而思念成悲、夜不能寐的凡夫形象,皇宫佳丽的豪奢艳情也瞬间幻化成了人间普通男女最为平凡的两情相悦、两心相厮。可怜自古红颜多薄命,“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孑然一身难掩心中泪,令人想起“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的凄怆离苦与缠绵相思,同是一场迷离惝恍的梦。“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更是将李杨绵绵无绝的爱情蒙上了一层虚幻的浪漫气息,留给世人的只是一段因真爱而越生死,重逢在天上的恋人传奇,他们用“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旦旦誓守演绎了长“恨”绵绵的悲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