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教学方案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创作成就,积累文中出现的名句,品味中国古代经典的思乡主题所反映出的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3、通过涵泳、美读等方法的活动体验,结合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从而把握文章的基本脉络。

  4、通过小组讨论形式,采用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集体品评文中优美的语段,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比较鉴赏文章的意境美。

  5、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文本、编者、老师、学生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

  “家”在本文中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阅读时细细品味“家”的涵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导入: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听,历史的声音从那头传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缓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愁绪。

  二、 介绍«诗经»:

  1、 学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2、 教师总结,通过多媒体展示《诗经》相关的知识

  资料:«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500余年间的诗歌305部,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就称为«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