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教学过程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3、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2、背景知识(该项内容可让学生自己完成,教者根据情况作必要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