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经采薇教案(3)

时间:2021-08-31

  2、理清思路(多媒体展示):

  采薇思归──疆场思归──归家之哀

  五、赏析课文

  1、研读第一部分:

  ⑴ 作者怎样写征夫渴望回家的?

  通过时间推移来表现他内心的渴望。

  ⑵ 怎样看出时间推移?从文本中找。

  明确:开头两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绽放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采薇采薇,薇亦柔止”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

  ⑶ 你能描绘出士兵采薇的画面吗?

  提示:诗歌一开始展示了一幅戍边生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面带饥色的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摘野菜,一边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那种情感是焦急忧伤的。

  明确:是啊!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这里用比兴的手法,说明时光的流逝,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回家呢?思家之情随时间的流逝一步步加深。

  ⑷ 体会重章叠句的手法及作用:

  提问:诗歌前三节诗句有什么的特点?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手法:诗歌前三节的语句有一些相同或相似,句型重复,只在句子的个别出换几个字,这种手法叫“重章叠句”。(板书)这种手法我们以前在《蒹葭》里学过,另外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如周杰伦的《断了的弦》等歌词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

  作用:内容上,通过反复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战士戍边远离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流逝,时序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音节和结构上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效果,再加上叠音词,一唱三叹,音节和谐,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⑸ 三读,体会音乐美和战士的情感。

  分组比读,用低缓的语调,体会焦急忧伤的情感,看哪一组情感把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