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人物的另类阐释(4)

时间:2021-08-31

  三、“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11}

  竹高千尺不忘本,是竹对土地的忠心。竹的这一特征在《边城》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老船夫“他管船,管了五十年的船,尽过了责任――他死了啊!”他忠于职责,忠于对孙女的爱,忠于边城人对他的信任。由于作者对命运的不可知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性,使得老船夫这份出于好心的忠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他自己死了,天保死了,傩送走了,翠翠的生活陷入了不可知。沈从文认为男人是女人的启蒙者,但是他却找不到合适的启蒙的手段,派了老船夫这个带有奴性思维的人去开导一个更新的世界,最后不得不以悲剧收尾。

  其次,竹的忠还体现在翠翠对傩送的爱情上面。傩送是第一个走进翠翠心里人,可由于少女羞涩的情怀她又逃避傩送的示爱。爷爷死了,最后在杨马兵的开导下她明白了自己的悲剧命运,翠翠仍旧守候着曾用歌声把她从睡梦里托起的那个人。

  最后对历史使命的忠主要体现在傩送的身上。傩送是沈从文浓墨重写的人,在他的身上寄予了作者对湘西未来的希望。“何况青年人将来对地方对历史的责任远比个人得失荣辱的重要。”{12}傩送天生就具有力与美的特性,他背负着湘西的未来,他的离去使得边城陷入了僵局,使得翠翠的未来无法预知,他的归来将是边城的希望,更是翠翠的希望。

  四、“不孤根心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13}

  “义”是中国人情人性的一个浓缩点,带有浓重的江湖气息却是备受推崇。沈从文是一个地道的中国文人,他骨子里的老庄气质使得他远离了主流文学,保持了一个作家应该具有的本真,他同他的支持者郁达夫一样逃离了主流文学,但是又不同于郁达夫的以入为退的方式,他把自己埋藏进了湘西的幻境里。他独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之认为: “人生追求抽象原则,应超越功利得失和贫富等级,去处理生命上生活。”{14}

  顺顺的义气是中华传统善的体现,体现了作者对善和美的追求。“因为不管别的如何,美应当是善的一种形式。”{15}顺顺的慷慨、豪爽以及救人于危难而不计回报是人性善的表现,这种善通过了江湖义气得以体现。

  天保与傩送的兄弟义气是通过对翠翠的爱得以暗示。老船夫要天保走“马路”追求翠翠,傩送因在唱歌上要胜天保一筹,因此提出要帮哥哥唱歌,但天保拒绝了,要公平竞争,这是其一。当天保负气而下河时,傩送并未伺机到对岸去唱歌,而是等天保回来再一起去,这是其二。当傩送得不到翠翠的爱时选择了坐船下桃源县,这是一种气节的体现。

  在《边城》中充当配角的杨马兵早年为翠翠的母亲唱歌却得不到回应,到如今却成了这孤雏的唯一的靠山,唯一信托人。这是历史对人物命运的调侃,也是对中华传统的义气之美的另一阐释。无论生活如何变,人无法逃脱的是命运的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