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边城》的思想倾向

时间:2021-08-31

  在《边城》里,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边城》的思想倾向。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边城》的思想倾向

  摘要:《边城》的思想倾向是极为复杂的。它所表现的人性美和淳厚古朴的民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忽略了现实生活中日益尖锐的阶级斗争。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论述了《边城》思想倾向的复杂性。

  关键词 人性美 阶级性

  中篇小说《边城》,写于一九三四年,是沈从文创作达到高峰期的作品。在对《边城》思想倾向的评价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意见分歧。近年来出现一种明显的偏向,就是全面肯定《边城》的思想倾向。较有代表的是以下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观点:第一,一味赞赏《边城》所表现的人性美,以为人性美正是《边城》思想倾向的积极意义之所在;第二,认为《边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般的社会生活是一种真实的历史存在,作品所表现的淳厚古朴的民风和原始的生活方式是有积极意义的。我认为《边城》的思想倾向是复杂的,不加分析的肯定或否定都不是科学态度。下面我想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来看《边城》思想倾向的复杂性。

  首先,我们来分析作品所表现的人性美的问题。

  关于《边城》的创作动机,作者自己说得很清楚,就是自觉地表现人性美。他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地说明。”① 沈从文所以写《边城》,就是为了把丧失净尽的“民族品德”加以重造,探讨这个民族“目前的堕落处”和“过去的伟大处”。②在沈从文心目中,人性是美的,它集中体现于一个“爱”字:两性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人类之爱……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是一曲生命力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