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边城》中的黄昏意象(2)

时间:2021-08-31

  一、黄昏意象:历史沉积的符号

  《边城》是一曲美的颂歌,可正如汪曾祺所说的,“《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③;刘西渭也感慨:“何以和朝阳一样明亮温煦的书,偏偏染着夕阳西下的感觉?”④抛开社会学的阐释,从审美角度出发,笔者觉得这与作者选择了黄昏意象有关。在《边城》中多次出现黄昏意象与人物、情节、环境的指涉关系。

  (1)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想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2)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屋后的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下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3)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一点儿薄薄的凄凉。

  (4)时间已近黄昏了,溪面很寂静,祖父同翠翠在菜园地里看萝卜秧子,翠翠白日中觉睡久了些,觉得有点寂寞……

  (5)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

  (6)过渡时有人问及可怜的祖父,黄昏时想起祖父,都使翠翠心酸,觉得十分凄凉。

  (7)两人每个黄昏必谈祖父……

  之所以摆出文中构成线性序列的重点语句,是为了说明:作者每当启用“黄昏”意象时,落寞与惆怅便扑面而来,为什么黄昏时清纯的翠翠悲从心来?为什么爷爷达观的生命总染着黄昏的郁闷?意象批评认为,“一个意象出现在一段叙述或描写的文字中有时似乎只是一种点缀或是一块普通的砖瓦。……但小说行文中再三出现这一意象时便会引起批评家们的关注。由此便开始了对整体意象模式的考察”⑤。

  意象批评的批评方法借助了语言符号学家们总结的十字交叉的两条轴线,一条是“横向组合”轴,一条是“纵向聚合”轴。“构成横轴的可以是一行诗,也可以是整首诗或叙事作品中行文的线性发展;构成纵轴的则是某一语项(尤其是意象)的众多内涵和联想意绪,这些内涵又紧扣着一定的文学传统、文化背景、社会心理等等”⑥。从意象的纵聚合轴上看,黄昏意象是一个历史久远的传统结构,表明白天即将结束、夜晚即将来临的过渡阶段。夕阳西下,暮气苍茫,这种自然景观与人们的文化心理相联系,容易引发对人生的敏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经过历代文人的渲染演绎,“黄昏”遂成为一种符号化的敏感意象,一看到它,联想自然而至,用不着刻意解释,便能理解它包蕴的内涵:时序不停地变迁,年华在不觉中消逝,伴随而来的是对黑暗的恐惧、对死亡的焦虑、对生命的喟叹。黄昏意象带有文化传统积淀下来的审美意识的参与,无论出现在哪里都会引起审美主体超越时空的联想。从意象的横向组合看,与黄昏匹配的语词是“凄凉”、“寂寞”、“郁闷”、“心酸”等,都是非常伤感惆怅的词汇,在(1)(5)(6)(7)引文中,黄昏指示着爷爷的必然趋向,关联着一个老人生命的结局,(2)(3)(4)引文中,一个少女的青春生命濡染着黄昏的忧郁色彩,“意象不是忠实的再现,而是不完全的复现,这种复现只满足到这样一个程度,那就是使这个人体验到一种他与再现的原事物之间所存在的一种情感”⑦,在这里黄昏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小说背景,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意象,是凝结着忧患意识的文化语码。

  “沈从文在《边城》里,不只是写一个爱情故事,而是有着更大的人生寄托。这得越过作品的具体描写,从隐含在作品意象背后的作家主观精神上去寻找”⑧,不同的读者得到的答案可能会不一样,自然界的景物成为最永恒的语言,在自然界的规律中,不可抗拒的便是青春会感伤,生命会消亡,《边城》中饱经风霜的爷爷在雨夜逝去,清纯美丽的翠翠在河边独自悲伤,对生命、人生、命运的理解通过黄昏意象的定向联想表达了出来。黄昏意象维持和发挥着一种非功利的幽深伤感的审美经验,这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精神范畴,它只在本体论话题上有意义,强化的审美意识把关系、矛盾等一类东西隔离在外,无论人、自然、社会都不以冲突的格局为主,其视野由审美经验在完整的生活经验中圈出一角,人物同化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