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边城”今安在(3)

时间:2021-08-31

  实际上,这个原则县里头并不完全理解。

  不完全理解,就不能完全遵守。县里认为墓地太小,不能供很多人同时瞻仰,就要扩建。扩建,就要把宝坎拆除重来,要往外延伸,道路也就势必重修。县里一定还要重新做台阶。沈家坚决反对,希望保留土坡,保持原样。可是县里还是有一次把坝子拆了想扩大了,后来也只好按原样恢复。

  沈家一再声明原来提出的原则:不要东搞一块碑,西搞一块碑,不要挂很多东西,这里就是一块很普通的墓地。

  即使妈妈回到爸爸身边,沈龙朱也希望县里不要做任何改动,也不要刻什么东西。但是县里重新做了一个碑,田世烈草拟文字的那块碑被取代了。沈家反复强调:“不管占多大地方,都不要干扰老百姓的生活,不要影响老百姓的生产劳动”。沈龙朱说:

  与沈从文故居相比,墓地改动得少。难道是因为没法卖票没人承包才保留了一些沈从文的精神吗?沈虎雏说:“不是。有人是想卖,实在不便于卖票。”

  但是沈龙朱、沈虎雏也有管不了的无奈,毕竟哥俩不能守在那儿。但他们始终坚持:“不能够建围墙,不要公园化,维持它原来的这个风格。”尽管他们理解这种按捺不住的冲动充满好意,和故居拼命抬高门票的意图是不同的。但是好意总是想让风格改变,就令沈氏兄弟很是无奈。

  沈龙朱说:“真正保持原样已经不可能了。过去坡下头、口外头是一个旧的水车、碾坊,但是这块地现在盖起了三层楼,看不见河了。老百姓私下乱建,县政府也没办法。”

  沈虎雏说:“河道本来很幽静,两边柳树很好。结果现在沿河都抢着盖出来旅馆,三层的甚至更高的,几个月他就能赚回钱来,而且都是违章建筑。违章建筑一直逼近墓地,堵着墓地的进口,全都盖满了,而且高度把从墓地往外的视野都挡住了。去了墓地,原来的感觉也没有了。盖房子的是当地的居民。盖房速度非常快,几天房子起来了,政府去制止,制止不了。你管我,那家你怎么不管?沿河几里路都盖上了,那就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