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边城”今安在(2)

时间:2021-08-31

  石头正面是沈从文自己的话: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石头背面是张兆和的妹妹张充和撰写的: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家人的原则

  1992年,沈从文去世四年后,他的骨灰回到了故乡,一半撒入沱江,一半埋在山上。亲历了这一切的田世烈描述道:

  在最后一捧泥土覆盖完毕,沈老夫人、虎雏、之佩、沈红及王亚蓉再也抑制不住一路上克制已久的悲伤,失声哭了。

  他们去采来沈从文生前喜爱的“虎耳草”,后来大家都去采了来,小心翼翼地把它栽在墓碑石下的周围。

  15年后,2007年5月20日,张兆和的骨灰来到了沈从文身边,两个患难一生的情侣,一个只爱过一个最好年纪的人的沈从文,永远和这个最好年纪的人在一起了。

  张兆和活了92岁。她的骨灰回到凤凰,是孩子们送回去的。妈妈骨灰入葬的那天早上,沈龙朱早早去了墓地,借了铁锹和镐,在埋放爸爸的地儿挖了两尺左右的坑,因为安葬父亲也就那么深。他们再把妈妈的骨灰倒下去。上边砌的小石子只用土糊着。放妈妈骨灰的时候,只通知了黄家老五黄永前表哥。沈龙朱说:

  墓地从一开始,家里头——从妈妈那时候——定下的原则就是:比较宁静,不要弄得很花哨,而且不要影响周围老百姓正常的耕作生活。

  因为那个地方的那条路,可以到后山去的,常常有牛群上上下下。我说,不要拦人家,不要挡住人家,这是人家正常生活的道路。因为山上头、山后头还有田坎,人家干活去呀。哪怕是拉了牛粪在这儿,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些都很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