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素材(2)

时间:2021-08-31

一、主题思想:

  《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通过对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二、文章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共7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思念父亲,点明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2-6),回忆往事,追述车站离别情景,表现父亲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7),照应开头,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喟然长叹,抒发怀念父亲之情。

三、写作特点

  1.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

  《背影》是朱自清以事写情、因情动人一类散文的代表作。在车站别亲这一节中,作者对别的事情一笔带过,只选择了父亲买桔子两次爬月台这一镜头特写。父亲的爱子之情,融进在艰难地攀登月台的背影之中;儿子爱父之意,也从注视着父亲背影的泪眼中流泻出来。背影这一具体形象真切、细腻、朴素、含蓄地表达了父子间深挚的感情。背影是文章的题目和重点,也是全文的线索。这篇散文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来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全文四次提到背影,四次描写泪下。这是全文的总纲。背影四次出现,每次都有所不同。文章开头提出背影,结尾时再现背影,既首尾呼应,又与文中的特写镜头交相叠印,章法谨严。

  背影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爱的真挚,都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了。全文感情起伏回荡,深沉的思念悠悠不绝。虽然写的是一家之别、一已之情,但文章中这种真挚伤感的怀亲情绪是以生活动荡、家道中落、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背景作铺垫的,因而就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感人力量。

  2.文章语言平实自然,不造作。

  文章中除了夹入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例如父亲说的话,一共只有五句,看上去都是极为平常的家常话,却表现出一往深情。如在离别时,父亲?quot;到那边来信,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却表现了无限的关切和慈爱,是最后的叮咛嘱咐,蕴涵着父亲牵肠挂肚的万种深情,显出作者语言提炼上的功夫。这种平实质朴的语言,不加任何夸张和修饰,就由表及里、栩栩传神地塑造了父亲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使人享受到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净、素洁的美。全篇文字清丽质朴,语言含蓄精练,短句多,对话少,干净利索,读起来自然顺口,平易近人,宛如作者向着我们讲述,娓娓动听,有极强的表现力。

  3.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①动作描写。蹒跚地走、慢慢地探身、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身子向左微倾、将橘子散放在地上、慢慢爬下。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使那为我熟识的父亲的背影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意境,成为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镜头,铭刻在我的心中。父亲那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奋争的精神,深深鼓舞了我。文中表现的那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之情,字里(?有一些文字乱码而删除。)那淡灰色的愁云之间,那一捧朱红的橘子,不正是父亲一片亲子之情的真实写照吗?

  ②语言描写。文中父亲的语言都很简短、平淡,但平淡之中寓深情。

  当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我不楚簌簌地流下眼泪时,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当父亲不放心别人送我,决定亲自送我,我劝他不必去送时,他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当父亲要为我买橘子时,他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当父亲与我告别时,他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他走了几步,又回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些话含蓄着许多的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