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为什么被贬为江州司马?(2)

时间:2021-08-31

  篇二:白居易被贬江州探因

  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唐德宗贞元十六年,二十八岁的他一举考中进士并且是“十七人中最少年”,十分得意。唐宪宗元和二年,召为翰林学士,第二年拜左拾遗。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不无自负地说:“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

  他以“兼济天下”为己任,所以对左拾遗一职很满意。他忠实地履行谏官的职责:“有阙必规,有违必谏。”别人每月领的谏纸都用不完,他领的谏纸却不够用,忙得“食不甘味,寝不遑安”。上谏书之外,他还写下不少讽谕诗,来补察时政,针砭时弊。由于他直率和大胆,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他在《与元九书》中具体地谈到了这种情况:“权贵豪近者,相目而变色”,“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

  白居易不仅敢于指斥时弊,讥讽权贵,而且还与皇帝争论。河北藩镇王承宗抗拒朝廷命令,唐宪宗命令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对此事,不少谏官上书劝阻,白居易则在朝廷“面论”,即与皇帝当面辩论,辞情恳切,论辩周密。接着他又请求停止对河北用兵,洋洋数千言,都是些别人不敢直说的话,唐宪宗对他的许多意见都采纳了,唯独对他直接和自己辩论吐突承璀的事,弄得自己下不了台,深感不快。到元和五年,白居易被任命为京兆府户曹参军。这次改任,名义上是升了,但实际上等于剥夺了他谏官的发言权,这无疑是政治上的一次挫折。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的情况愈演愈烈,藩镇们不秉王命,割据叛乱,互相掠夺,搞得天下不宁。对待藩镇割据的问题,朝廷内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派主张姑息、怀柔,一派主张武力讨伐。当时的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都是主战派。元和十年,宪宗拟讨伐淮、蔡藩镇吴元济,并将机务全部交给武元衡。而河北藩镇王承宗遣使者奏请宪宗赦免吴元济。事情转到武元衡处,使者辞礼悖慢,武元衡严词叱之。王承宗对此十分恼火,上奏章诋毁武元衡,从此结下怨恨。不久,藩镇们收买嵩山中岳寺僧人在长安刺杀了宰相武元衡,同时把御史中丞裴度刺成重伤。满朝文武,多慑于藩镇的淫威而不敢说话,而身居闲散官职的白居易却犯了职业病,第一个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他此举招来了很大是非,宰相认为他是宫官而不是谏官,不应当先于谏官言事,平白无故地给他加上了“越职言事”的罪名。当权者正讨厌白居易言事,于是奏贬白居易为江州刺史。诏书刚出,中书舍人王涯立即上疏论之,说根据白居易所犯的罪状事迹,不适合担任一州之长,于是追诏授白居易为江州司马。

  “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杂感》)白居易满怀凄楚离开了长安,成了“天涯沦落人”。被贬江州是他政治上的一大转折,也是他生活和创作的一个根本的转折。从此,那个宁折不弯的白居易不见了,开始了他的亦官亦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