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被贬浔阳后的心境变化

时间:2021-08-31

  唐宪宗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势力刺杀,御史中丞裴度被刺伤.一时朝野大哗。

  白居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挺身而出,力主缉凶讨贼。他的主张得罪了朝廷权贵,于是被权贵们罗织罪名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

  江州司马实际上是一个空虚的官职,等于就是被从京城流放。白居易带着官场泼给他的脏水和诬陷,失望地来到江州。虽然他形单影只,远离亲人,但正是在浔阳三年的成熟,使得诗人白居易从政之余,一心作诗,写出了"长恨歌"那样流传千古的绝唱!遂成唐诗巨匠。

  江州司马这个闲职,让他终日无事可干,真所谓闲愁最苦。正是这种难言的孤苦,洗净了京城的紫陌红尘和浮燥喧哗,他只得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借山水之景抒情,以吐胸中块垒。从下面的几首诗里可探讨到他的心路历程:

  悔

  元和十年七月.

  白居易单骑来到了庐山南麓.水墨淋漓的温泉,荒草覆盖着没蹄的古道,老树摇曳着清冷的山风......诗人百感交集.望着默默向东流去的泉水,不由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不也正象这汤泉一样,无端的由京城流放到江州来了吗.触景生情,怨悔交集,吟成了

  《韪庐山温泉》

  一眼汤泉流向东,

  浸泥浇草暖无功.

  骊山温水因何事,

  流入金铺玉甃中。

  世俗的社会机制,一面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引诱他,利用他,一方面又从本质上把他视为异类,排挤他,糟踢他,抛弃他.他为自己无端被人陷害,流入"金铺玉甃"懊恼不巳.

  怨

  元和十二年.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