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符离村姑湘灵的“长恨歌”(3)

时间:2021-08-31

  由于历史、社会和家庭的原因,二人的爱情之花终未结果。诗人无奈,只好于元和三年(808)年初,和杨氏夫人结婚,时年三十七岁。婚后的白居易,对湘灵的满腔赤情,久久难以磨灭。元和六年(811),诗人为了母忧,退居下渭村。闲时,诗人把湘灵赠给他的铸有双盘龙的铜镜,拿出来拂拭一番,睹物思情,赋《感镜》诗一首:“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终年不开匣,红埃复青铜。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双龙犹在,人各一方。诗人怎能不感慨万分呢!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夏,乐天贬任江州司马,当年十月到达江州。次年,梅雨季节过后,诗人怕潮湿的天气把湘灵赠给的绣花锦履霉坏,趁天晴拿出来暴晒。诗人手把锦履,看来看去,不忍放下,因赋《感情》诗一首,抒发其对湘灵永生难忘的恋情:“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飘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诗中的“故乡”即符离;“东邻婵娟子”即湘灵。乐天与湘灵忠贞不渝的爱情跃然纸上。二十多年来,诗人一直把湘灵赠给他的双龙青铜镜和绣花锦履,当作须臾不离的宝物,细心地保存着。白、湘二人虽未结成伉俪,然而他们之间永远相思相恋的情缘,实属人间的爱情佳话。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秋,诗人任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时年五十岁。尽管年老体衰,但其思念恋人湘灵之情未减。有《寄远》一诗可据为证:“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忘不得”,“去无由”,恨不能生出两只翅膀,飞到恋人身边无奈只有登上最高楼上,遥望远方的恋人。天苍苍,野茫茫,恋人实难相见,只落得一怀愁绪,满眼愁色。

  乐天的挚友王质夫,同诗人及陈鸿一起在周至县仙游寺,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时说:“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这说明王质夫非常了解乐天与湘灵的恋爱悲剧,深知乐天是一位多情的才子,故鼓励乐天写成《长恨歌》这一千古名篇。白氏的《长恨歌》一诗之所以写得那么深情,那么动人,其重要原因之一正是诗人暗暗地倾注了他和湘灵之间的真挚情感,借题发挥,托他人以言己;加之诗人才华横溢,才使诗句更加优美,更加自然,更加情真意切。白、湘二人的情缘,正是《长恨歌》创作的极为重要的源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