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湘灵情结”和“长恨歌”(4)

时间:2021-08-31

  据日本新见《白氏文集》中的佚文《长恨歌序》:

  中国现存各种版本的《白居易集》皆未收录这段序文。此序文开篇即明言“长恨”乃贵妃之恨。又说“不久却丁人世得为配偶,以是为恨耳”,指明此“恨”是贵妃不能重返人间、与玄宗重续旧约之“恨”。篇末又说:“玄宗与贵妃,处世间为夫妻之至矣!”这些叙述,正与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深情所咏“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兀绝期”等诗句浑然相融。这说明《长恨歌》的真实创作意图应该是同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赞美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品格。

  《长恨歌》用大量的篇幅叙写了唐玄宗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无尽爱恋与思念,其之所以“浏漓顿挫,独出冠时”,就在丁这是内心有着“湘灵情结”的白居易的心血之作。他在804年前后为湘灵写下了那首《感秋寄远》(惆怅时节晚,两情下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也与《长恨歌》曲异而情同。

  综上所述,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初衷是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但后来之所以转变为同情李杨爱情悲剧和赞美不离不弃的爱情品格,这应当与白居易怀有浓郁的“湘灵情结”有关。白居易在《琵琶行》和《夜闻歌者》等作品中,对歌女始终怀有一种悲悯同情心态,都与他的“湘灵情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