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湘灵情结”和“长恨歌”(2)

时间:2021-08-31

  学界虽然认识到《长恨歌》具有双重主题,可是为什么诗人的情感趋向出现了如此大的转折,创作初衷发生了近乎颠覆性的转变?对于这个问题,目前的关注似乎还不够。

  通过对白居易感情经历和有关诗作的考察,笔者发现,诗人的创作初衷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可能和他心中浓郁的“湘灵情结”有关。

  白居易与湘灵之间有一段曲折的爱情经历。从他二十多岁(793年前后)与湘灵相爱起,到《长恨歌》的创作(806),中问经历了十多年的苦恋历程。这势必会对白居易的爱情观产生深刻的影响。

  白居易二十二岁左右与湘灵在符离(今安徽宿县北)相识并双双坠人爱河。他在《独眠吟》诗中写道:“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从中国古诗文纪年的习惯考察,诗中的“十五年来”不应是虚指,而应是实指。据朱金城先生考证,《独眠吟》大约写于元和二年( 807)以前,即白居易三十六岁以前,这样可以推算出,白居易与湘灵定情时间在贞元九年(793)左右,此时他二十二岁左有,临时居家符离。

  在白居易心中,湘灵是非常美艳动人的。他在《冬至夜怀湘灵》写道:“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虽然诗人并没有描写湘灵如何“艳”,但肯定是很漂亮的。湘灵不仅长相美,而且对白居易非常体贴。元和十二年(819),白居易谪居江州时,孤独绝望。有一天他偶然间看到一双布鞋,便勾起了对旧人湘灵的无限思念之情,于是便写下了《感情》一诗:“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白吾谪江郡,漂荡三下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当这一对情人即将分别之际,湘灵把自己做好的鞋子赠送给白居易,以此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关爱和体贴。这双鞋子成为他们恋情的见证,伴随着诗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江州贬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