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鉴赏(3)

时间:2021-08-31

  唐朝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官拜秘书省校书郎,官职一直升为左拾遗,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了。哪知在几年京官生涯里,由于直谏不讳而冒犯了权贵,遭受到朝廷异己的排斥打击,于是被贬谪为一个虚职江州司马。这时白居易也创作了一首诗歌《琵琶行》,曾面对琵琶女发出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一种沧桑的感慨,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在《大林寺桃花》的意境中,使这首纪游诗染上了一种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云:“此诗亦以见诗人,所感有与常人不同者。苏轼《望江南》词有‘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之句,辛弃疾《鹧鸪天》词亦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之句,皆与白氏此诗用意相同,可以互参。”在这首七言绝句《大林寺桃花》中,白居易不但用桃花来代替抽象的春景,将春景写得具体可感而形象美丽,而且还将春景进行拟人化描写,将春景写得好像真是有脚一样,从而达到了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

  白居易把自然界的春景,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而活灵活现,假如白居易没有对春景的无限留恋和热爱,没有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这种美景来了。白居易这首诗歌《大林寺桃花》的好处,不但正在于立意新颖巧妙,构思灵巧而语意雅趣,而且启人神思又惹人喜爱,从而表达了白居易一种心旷神怡的思想情怀。

  清朝宋长白《柳亭诗话·春归春在》云:“白香山与元集虚十七人,游庐山大林寺。时已孟夏,见桃花盛开。乃作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梅花尼子行脚归,有诗曰:‘着意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花枝头已十分。’二绝可谓得禅机三昧矣。”这一首七言诗歌《大林寺桃花》只有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好像无任何深奥奇特的地方,只不过是将“山高地深,时节绝晚”和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时节,做了一番随便的描写与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