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鉴赏(2)

时间:2021-08-31

  清朝黄周星《唐诗快》云:“只恐‘此中’亦不能久驻,奈何?”唐朝诗魔白居易,曾有一回游江西庐山大林寺,创作了一首纪游诗《大林寺桃花》,其整首七言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在初夏四月期间,来到江西庐山大林寺游玩,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名诗。大林寺位于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乃是中国佛教著名胜地之一。

  当四月时节的庐山山下,芳草已经殆尽时,然而却在大林寺中,遇见了一片正盛开的桃花。白居易由此触景生情,因为惜春而怨恨春去无情,所以原来是对大地春天的错怪了。实际上大地春景并没有归去,不过是转到大林寺里来了。整首诗将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而活灵活现,写出了白居易触目所见的一种亲身感受。突出地展示了白居易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立意新颖而构思灵巧,意境深邃而富于情趣,堪称为在唐代七言绝句中,不可多得的一首佳作。

  这首七言绝句《大林寺桃花》,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此时任江州司马,时年为四十六岁。关于这首绝句的写作情况,白居易在其《游大林寺序》里所云:“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