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的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特殊教育的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区特殊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区教委“1123”工作思路,着眼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更好地满足区域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的需求,坚持“育人为本、以师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强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着力提升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区教委正确领导、特教中心管理组织指导和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好成绩,下面就一年来的的重点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突出重点,提升质量,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开展

  (一)以教学评优活动为抓手,全面启动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提升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随班就读是我区特殊教育的主体,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截止到目前,全区中小学随班就读学校已达63所,随班就读学生人数267人。课堂教学是随班就读工作的中心,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是确保随班就读学生获得发展的保障。一年来,区特教中心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以在全区启动、实施、推进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为重点,以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为抓手,加强教科研和师资培训力度,使随班就读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和随读教师专业化水平及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1. 全员培训,达成共识。

  2012年九月,伴随新学期工作会,中心邀请##进行了《》专题讲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在随班就读工作中重要意义和作用,对如何制定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推进实施有了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工作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2.整合资源,典型引路。

  10月,中心整合区域特教资源,开展了“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特教课堂教学展示暨师资培训会。中心组织各校特教负责人和全体区级中小学随班就读教研员走进二小原汁原味的特教课堂,通过观摩良乡二小特教班凸显“个别化教育制定与实施”数学、语文、体育三节展示课,聆听特教教师主题说课,与会人员评课以及邀请培智学校的副校长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二次深入讲座的精彩点评,实现了典型引路,深化推进的目的。

  2013年4月,学校承办了市中学随班就读教研组活动,市特教中心的专家、教委中教科领导、各区县随班就读教研组长走进,走近教师,走进课堂。开展了主题为“中学随班就读学生情感教育研究”、“政策文件学习与教研活动方案研讨”教研活动。市中学随班就读教研组组长对王老师做的《中心对称变换》研究课给予“回归本源、把握规律”的高度评价。市特教中心的王博士,为我区17所随班就读学校的35名随读教师进行了新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培训,为我区下一步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指明了方向。

  3.评优推动,全面推进。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具有一定专业性,实施有难度。为推进这一重点工作落位,中心在全区开展了中小学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设计评优活动。活动要求把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做为参赛硬性指标,参评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对随读生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促使各校都有一到两名教师先行试水,为各校全面铺开开路奠基。

  此次评优活动历时两个多月,从活动方案的制定、赛前培训,现场评分等环节努力做到科学严谨,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特点。各校高度重视,参赛热情高,全区中小学共7个学科41节课参评。评选出一等奖14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3名。本届评优活动在“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注重融合、和谐发展 的`随班就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 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充分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调整内容、尊重差异,把平等带进课堂;二是面向全体、兼顾个别,把和谐带进课堂;三是创新方法、关注差异,把体验带进课堂;四是及时反馈、恰当评价,把鼓励带进课堂,有力推动了我区随班就读课堂效益的提升。在区级初评基础上,中心从一等奖教师中优中选优,选拔指导四名教师参加了市随班就读学校优秀教学活动设计评选活动,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二)以课题中期交流展示为载体,以特教案例评选为平台,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扎实推进科研课题研究,深化随班就读教科研工作。

  “十二五”以来,我区共有22所中小学参与了随班就读课题研究,突出了“全员参与,全学科推进”的特色。为了保证这些课题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二是挖掘区内外专家资源,专家指导,引领研究;三是实现了课题中心统一管理、各基层校自主规范研究;四是深入课堂、做好集体研究,以“研”为主,通过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随班就读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2年11月1日,区特教中心在韩村河中心校组织召开了房山区市级“十二五”特殊教育科研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暨汇报会。活动中,与会人员首先听了张华英老师的一节随班就读语文课,得到了与会领导、教师一致的高度评价。随后区特教中心、韩村河中心校、闫村中心校、良乡小学、青龙湖中心校、长沟中心校6个单位就课题阶段研究的内容、过程以及阶段成果进行了汇报交流。市特教研究会王克楠秘书长和张晓成副秘书长,对我区的随读工作及课题开展情况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房山区特殊教育科研工作扎实深入,形成了房山模式,对市特教研究会深入推进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并为我区课题研究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我区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上学期,按照课题进展进度,我区长沟中心校、张坊中心校、青龙湖中心校、良乡二小、南召中心校、五侯中心校六所学校根据市特教研究会科研专业委员会的要求和课题研究计划进行了圆满结题,均荣获优秀组织奖。特别是长沟中心校和张坊中心校的课题研究成果还在北京市特教中心组织的特殊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分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提升市级课题《随班就读课堂实效性的研究》的研究成效,上学期,中心还依据各子课题研究内容将子课题校分为三组进行交流研讨活动,增强了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升了研究质量。

  2. 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丰富培训形式,引领教师自觉提升专业水平

  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有效途径。一年一度的北京市特殊教育优秀论文案例评选活动是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几年来,中心不仅把市特教研究会年度论文案例评选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更把它作为提升我区教师特殊教育专业水平的有效载体,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区级初评工作,力争选拔出优秀成果参与市级评选。我们采取无记名方式“三层评选法”进行初评,第一:小组成员分别初评,写出个人评审意见。第二:小组成员交叉评选,做出评审记录。第三:小组成员集体讨论,达成共识,最终确定区级一二等奖等次,区级一等奖论文作为市级参评论文参评,并形成每一篇市级参评论文的修改汇总意见,反馈回学校进行统一修改完善,对再上交回来的论文二次审阅,对修改不到位的文章直接一对一与作者沟通指导,达成共识,指导教师做二次修改,上交定稿后,评审小组再次审核,推荐出参与市级评选的推荐文章,最后中心进行封面、字体、字号等格式统一工作,再报送到市特教研究会参评。深入具体的修订指导工作确保了我区成果的质量,获得了领导高度评价。

  中心还通过聘请专家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开辟中心网上培训交流平台等形式,定期组织随读干部、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相关理论,引导教师及时反思总结,把自己的经验与困惑上传到公共邮箱便于大家学习交流借鉴,从而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三)以迎接北京市资源教室检查为契机,加强资源教室建设指导工作,不断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1.准备充分,彰显特色,圆满完成了北京市资源教室检查评估工作

  2.为提升我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软件水平,中心还积极组织已有资源教室和新提交申请学校的教师成立了区资源教室教研组,定期开展观摩培训活动,为资源教室硬件到位后的使用推进打好基础。

  3.争取多方支持,为随读学生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