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时间:2021-08-31

  导读: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小编搜集整理了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旨在提高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就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篇一: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阐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药代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4、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5、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过程。

  6、代谢:药物作为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经酶或其他作用使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7、排泄:是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8、首关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很大,则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的作用。

  9、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10、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11、消除半衰期(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12、清除率(CL):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是体内肝脏、肾脏和其他所有消除器官清除药物的总和。

  13、表观分布容积:是指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时,体内药物按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所需体液容积。

  14、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

  15、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16、ED50: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17、LD50:半数致死量。

  18、TI: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成为治疗指数。

  19、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呢在火星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

  20、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

  21、pD2:亲和力指数。将药物-受体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D的负对数称为亲和力指数,其值与亲和力成正比。

  抗菌药: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

  抗生素:由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

  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

  杀菌药:是指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

  最低抑菌浓度(MIC):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多重耐用: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称为多药耐药(MDR)。

  二重感染:长期口服或注射使用广谱抗菌药时,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大量繁殖,由原来的劣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新的感染,称为二重感染或菌替症。

  大题:

  1、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

  答:①药物的脂溶性。②膜两侧药物的浓度差。③药物的解离度。

  分子型(非解离型)—脂溶性—易通过生物膜

  离子型(解离型)—非脂溶性—难通过生物膜

  1、药酶的诱导剂和抑制剂作用。

  答:药酶诱导可引起合用的底物药物代谢速率加快,因而药理作用和毒性反应发生变化。苯

  巴比妥的药酶诱导作用强,可加速抗凝血药双香豆素的代谢,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有些药物可抑制肝微粒体酶的活性,导致同时应用的一些药物的代谢减慢。

  2、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

  答:临床中药物治疗采用多次给药,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逐步增加,直至从体内消

  除的量与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达到稳态状态,此时的血 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一般经过4-5个半衰期可达到稳态浓度的94%和97%。提高 给药频率和加大药物剂量均不能提前达到稳态浓度。一般来说,给药间隔时间长于两个 半衰期,长期慢性给药较为安全。多不会出现临床意义的毒性反应。

  3、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及举例说明。

  答:①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

  效应就成为副反应。例:阿托品用于缓解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 应。

  ②毒性反应;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急 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 能。

  ③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例如服用巴比妥 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等现象。

  ④停药反应;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例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 停药次日血压将明显回升。

  ⑤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 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⑥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 同,但与药物的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

  4、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分布

  答:胆碱能神经主要包括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运动神经、全部副交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