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演讲稿

时间:2021-08-31

精选书的演讲稿锦集7篇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生活中,演讲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怎么写演讲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书的演讲稿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书的演讲稿 篇1

  我有很多外号,爸妈叫我“书呆子”,老师叫我“书痴”,爷爷叫我“小书虫”……不管谁听到我的这些外号,都知道我爱读书。我爱读书,爸妈当然舍得花钱给我买书,这让我家的书架不堪重负,终于在前不久罢工了,爸妈只得给我添置新行头。

  在清理破书架时,我翻到一本破旧不堪的《水浒传》,随口对爷爷说:“这本烂书,扔了吧。”

  爷爷瞄了我一眼,着急地说:“不能扔!”

  “纸都发黄了,书皮也没有了,留着干啥嘛?”我不屑地说。

  “真的不能扔!”爷爷更急了,一把从我手中抢过书,指着残留的扉页说,“你看这上面写的字!”我凑过去一看,那上面写着赠给好友刘为民,落款是王卫东。

  “这王卫东是谁?”我问爷爷,他干嘛送这本书给你呀?

  爷爷轻轻地抚摸着书,喃喃对我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想读书都没有书读哟。”

  “怎么会没书读呢?”我感到疑惑不解。

  爷爷叹了口气告诉我:“那时候连肚子都吃不饱,哪有钱来买书读?”

  “买不到书,就去借嘛。”我天真地说。

  “家家户户都没有书,到哪里去借?”爷爷又叹了口气说,“为了借这本《水浒传》,我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啊!”

  爷爷告诉我,当时老家来了个重庆知青叫王卫东,因为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就常去他那里玩儿。有天爷爷发现王知青有本《水浒传》,就想借来看。可王知青开玩笑地说:“农村娃儿也想读书?”爷爷盯着书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再说借书。这时王知青端起饭碗,倒了点儿酱油进去准备吃饭。爷爷灵机一动,跑回家给他抓来一小碟咸菜。王知青一高兴,就顺手拿起书递给了爷爷……

  那以后,爷爷常和王知青一起谈论武松醉打蒋门神,一起谈论鲁智深倒拔垂杨柳……1977年恢复高考,王知青拿回来一套复习资料,爷爷如获至宝,向王知青借来连续几个晚上通宵熬夜,把那几本资料抄完了。结果爷爷顺利通过考试,上了师范校。爷爷出门上学那天,王知青把那本《水浒传》送给了爷爷。

  爷爷把那本破旧的《水浒传》递给我,语重心长地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今天你们赶上了好时代,有很多书读了,你可要好好读哇。”

  是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家家孩子都有小书房,村村都有农家书屋,大大小小的书店遍布城乡,每所学校都有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我们不但可以读到各种精美的纸质书,还能读到各种电子书……有这么好的读书条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

书的演讲稿 篇2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沐浴书的灵光》。

  在清闲午后,在落日黄昏,一杯清茶,翻开手中书卷。看亲情如灯,品人生似棋,望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在不经意间,把这些美丽的方块字,把平凡事中深含的情感,如岁月般在我们的脑海中流过,也许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是的,我喜欢这种感觉,这种读书的感觉。读书的感觉真好,是因为书中有奉劝、慰籍,有理解,有大师陪伴你在思想、探索。有位哲人说过:“与一个聪明的人谈话是幸运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聪明的人谈话,读一万本书就是和一万个聪明的人谈话。”

  一本好书,有时就是一个聪明的人一辈子的人生经验,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你读一百本、一千本、一万本好书,就等于活了一百辈子、一千辈子、一万辈子呢?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读书人,还有谁能超载一辈子的呢?安徽黟县西递村“履福堂”中一副楹联,便是道出了读书之妙,曰:“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读书的感觉真好,是因为读书让你浸透了书生气。邓拓有一闲章,曰:“书生之气不可无。”绵绵数千年,荒荒天地间,读书人遭了多少屈辱之后,还能立在那里,不全靠这股清高上九天的支撑吗?当读书成为一种风气,读书人“养吾书生之气”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引领社会营造以读书为时尚、尊重知识的文明健康的风气呢?一旦实现了这样的读书宗旨,读书的感觉还能不好吗?一直感谢目不识丁的母亲给予了我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清贫的家庭,缺少了物质的满足,但是精神食粮却陪伴我度过那段生活清苦的日子。一本本小人书,曾经放飞我少年的梦想;一部部名著,曾经寄托了我幼稚的情感,一个个英雄人物,曾经唤起我对理想的追求。

  路上的一片报纸,被人丢弃的一本杂志,都曾是我快乐的源泉。于是,书籍成了我最好的伙伴,阅读使我日渐丰富。学生时代的挫折与苦恼,埋在心中难以诉说。每天学习结束,我总会手捧喜爱的读物,在屋后的小河旁静静阅读。此时此刻,巨大的学习压力无影无踪,心灵的清泉汩汩流淌。“腹有诗书气自华,”大量的阅读,知识的广泛,让我在大学校园里自由驰骋。古典诗词的熏陶,让我懂得了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东坡的豪迈,清照的戚愁;史书的精髓,让我明白了历史的厚重,人世的沧桑,民族的盛衰,家庭的悲欢。是书籍让我的青春辉煌,让我的人生灿烂。

  清幽幽的书香一路伴我走来。紧张的工作之余,依旧喜欢那一份静静读书的感觉。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一杯咖啡,一本好书,是我最大的享受。此时的心灵淡然而悠远,尘封的记忆潮水般涌来,一切变得美好,一切值得回味。最近,我又拿到了两本好书,《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赏识你的学生》。随着书页一页页的翻过,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策略深深地震撼着我,也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我工作的方方面面。

  为我的育人航船指明了方向,一路上避开了暗礁险滩。多元智能理论以“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为宗旨,促使教师拥有智慧的头脑、策略的眼光。它为教学设计打开了创新的思路,它为学科融合提供了优化的条件,也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广阔的舞台,更为教学融会人文教育创造条件。这样一本好书无谓乎让新时代的教师又重洗了一次脑。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但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却是需要才能和广博生活知识的伟大事业。”

  而《赏识你的学生》就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孩子,懂得尊重孩子,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人性的关怀去包容孩子。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它教会了我要赏识和喜爱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教会他们自信,用老师的关爱扬起他们智慧的风帆。这样的一本好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这又何尝不在展现着书籍的力量。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是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我爱书,不因为它是我的“敲门砖”,而是因为书中那份什么都换不来的无穷乐趣。读书,让我心灵简约,青春常在,勤恳敬业,理性睿智。是书籍让我成长,是书籍陪我远航,我愿沐浴书的灵光,一路踏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