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段式培训心得(3)

时间:2021-08-31

  建议二:围绕目标设计突显“读写结合”特点的学习活动。

  《临死前的严监生》前一课是《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该课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极为细致,开课时围绕本课目标可精选《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中的经典描写,要学生判断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然后再出示教师在课外阅读中收集、整理的描写同学的神态与动作的语句让学生判断。此设计意图是,链接学生经验,发现学生存在问题,预设后面环节教学的难点,引出本课学习重点。接着再实施任老师讲座中谈到的“以读带写”的读写结合模式流程中的“重点阅读、感悟有关章节”环节,即李老师设计的第三个环节: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划、读写严监生的吝啬的句子后,通过交流、补白严监生的内心想法以及区分神态、动作描写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领悟、感知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方法。接着进行拓展阅读,拓展阅读的内容可以有前面单元组课文人物的细节描写,例如第三组《晏子使楚》一课中描写晏子语言的句子;第四组《桥》一课中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拓展阅读的内容还可以是开课时出示过的教师或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集、整理的描写同学的神态与动作的语句或片段。在文本感知、感悟,大量课外阅读建构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不要写出同学的姓名,而是尝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示同学的个性。在写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中下层次的学生模仿写作,中上层的学生进行创作,可以只用动作或神态中的任何一种描写手法,也可以两种手法都用上,有能力的同学用好动作、神态手法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心理描写写出同学的个性。最后是交流、评讲作品。交流、评讲环节以评动作、神态的手法运用为重点。安排学习活动时,可采用淘汰方法,从两人交流开始,再到四人交流,最后是八人交流,每一次交流都选出一位优秀的习作,最后全班6个大组共选出6个片段进行展示。以优秀习作引路,再评讲6篇下层生习作。中层生的习作可采用与优等生课后互改、自我修改、第二天反馈的办法跟进。我想以上的设计会比李老师那天的设计更有实效。第三建议今后这样的培训采用网络集体备课,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全员参与研讨过程。即龙华街道的主持人提前几周将培训主题与教学设计挂在网络上,西乡街道与龙华街道同时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全员参与进行研讨与在线答疑,任老师从老师的研讨中发现教师的兴趣点,教学疑难点,准备讲座内容;李老师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教学设计;辩论教师根据大家的模糊认识准备思辨性论点与论据。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再组织“五段式”培训,我想这样的培训才会更有实效。

  几句题外话:《孟子·心上》有言:“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蔫。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府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英才的教育需要教师的付出。虽然,以上所言为培训而开展的集体网络研讨会使大家很辛苦,但没有付出怎么会有收获,而且如果渴望向他人学习,渴求提高自我专业素养,会累并快乐着。荀况在他的《荀子?致仕》曾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要达到荀子所说的为人之师的四个基本条件必须在培训学习中提高自我,衷心祝愿我区教师“五段式”培训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