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良作文批阅方式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教学心得

时间:2021-08-31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学校语文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尤其在新课标颁布以后,我国作文评价理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更新,各校都改变“学生写,老师改”的单一模式,开始实行先学生互批,再教师批阅的方式进行评价。但收效不如人意。到底问题出在哪呢?我通过观察或参与现行的作文批改方式,发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如:

1、教师工作量过大,批阅质量无法保证

  以前教师精批作文本来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50本作文约7个多小时),现在有学生互批互阅,教师不仅要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重新精批,而且还要对学生的互批批注进行修改和评价,工作量不减反增。这对于只教一个班的语文老师来说,还可勉强应付,而对于教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就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样自然会导致批阅的质量无法达到。

2、学生训练不一致,能力发展不均衡

  因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一,自然批改能力也参差不齐。部分学困生因基础不好,本就难以写出几句通顺的话,又如何帮别人改作文呢?常常是将别人好好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于是,有些老师为了省事,干脆只固定安排一部分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互批。这样就出现了一部分学生能力不断上升,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完全放任自流。他们总是草草完成作文,看都不看一遍,就将作文丢给别人。即使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其作文进行了两遍批阅,花了一肚子劲,将其作文改得花花绿绿的,他们也只是拿到作文后瞥一眼,就丢到一边去了。长此下去,学生作文水平两极分化现象便日益严重了。

3、作文批改的实效低,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有限

  语文新课标早就针对写作评价方面提出了“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等理念。然而,在现实的作文评价过程中,各学校都只是重视教师的作文批阅工作是否到位,而忽略了教师的批改实效是否达到,忽视了学生的自改环节,从而使作文批改中提出的改进建议没有起到实效,老师指出的问题总是在下一篇作文中重现。

  其实,写作能力的培养,多写只是一个方面,还要重视多改。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也是写作活动由初级阶段通向高级阶段的阶梯。好的作品都是反复修改,多次加工的结果。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习作,而不是代替他们来改文章。因此,在作文评价的实践中,我们应该首先提倡学生自评自改作文,再适当安排一些学生进行互批互改。关于提高作文批阅实效性的具体操作,我有以下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