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礼仪的重要性作文

时间:2021-08-31

日常礼仪的重要性作文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下面是日常礼仪的重要性作文,请参考!

  【篇一:说礼仪作文】

  如果你失去今天,不怕,明天还会再来;如果你失去财富,不怕,金钱不会永远只在别人的口袋里;可是,如果你连文明都做不到,就彻彻底底地失败,因为你根本没有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先生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阻止他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的文明礼仪的体现吗?

  许多同学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经常挑肥拣瘦,现在我们懂得“万事孝为先”,要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现在,放学回到家,同学们会主动帮父母倒杯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父母的“好帮手”。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说到底,礼仪教育并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它更是一种素质教育,体现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知道,文明就在心底。只要我们每个人迈出文明的一小步,就会使整个社会迈出文明的一大步。

  其实,文明就在你我身边,触手可及,就看你怎么做。一声“对不起”能化解同学间的冲突;一个友善的微笑能温暖他人的心田;一次真诚的帮助能唤起人间的爱心。

  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永远陪伴我们成长!

  【篇二:说礼仪作文】

  礼仪文化,流芳千古;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礼仪洗涤人们的精神世界,冲刷一切的不愉。如萌芽的新月,隐约中透着最皎洁的光。礼仪的光束洒在我们的脸上,为朝霞拉开帷幕,开启新一天的世界,礼仪为我们建起一道与尘俗相隔的墙。

  有礼仪,人与人之间不再疏远;有礼仪,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根基才会扎的更深更牢。

  礼仪的世界中遍布文明和希望,踏进礼仪的世界,即使在天涯尽头,也可以让我展开追梦的翅膀。

  礼仪是蓬勃的生命,它不屈成长。它像是来源于更深处的源泉,醉人的味道已把世俗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层层染透,在这种意境中,人人谦卑知节,世界和平的梦想,就要在从懂礼的那一刻实现。

  我愿在礼仪的世界中漫步,听她讲述着中华民族所有的故事,听她细语的倾诉,和她一起畅游于每一个角落,这才是真正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看着她清澈如溪的目光,慢慢贴近她博大无私的爱,一起感受最初的一切,逃离喧嚣,原来那么美好。知道她身上的轻纱,一缕缕落到我的臂上……

  礼仪的世界,能讲的永远有那么多,随着礼仪,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释放,化为一束月光,带领我们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的宁静与幽远……

  【篇三:说礼仪作文】

  文明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的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文明的需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讲道德的民众。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力而后凡事举。”“立而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校园中随处丢弃的糖纸,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行为。

  【篇四:礼仪的故事_600字】

  众所周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而那些古代的礼节,有些也被带到现代,例如分别时要退几步然后再转身离开等等。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不易察觉的礼仪,只是你们没有发现罢。

  在放学回来的途中,我告别乘公交车回去的同学,自己则慢慢地走回家,边想着今天的作业边望着天空发呆。不知不觉地就走到我住的那栋楼,我摇摇头,把书包从背后放到胸前,准备把书包最外层的钥匙拿出来。

  这时,有一个比我小两三岁的孩子骑着自行车和他的同伴分手后,跳下自行车,推着自行车走过来。这时我已经把钥匙拿出来,准备开门。“小姐姐,能不能帮我把自行车搬上去啊。”那个孩子怯怯地望着我,对我说。我们那栋楼没有供自行车上下的斜坡,所以只能靠人力拉上去,显然那个小孩子搬不动。原来我不想答应的,但我想到要有礼仪,要帮助别人,给那位需要帮助的弟弟做个榜样,我就答应。

  我先用钥匙把门打开,然后用手臂抵着门,叫那位弟弟帮忙顶一下门,自己则把书包放下,用力地把自行车提上去。休息一下,我吸口气,准备把它再提上二楼。看到我的举动,那位弟弟连忙说:“不用,不用。我家就住在一楼,谢谢姐姐,姐姐对我真好。”我听到他的话,感到自己做的事没有白费,刚才累的感觉也一下子全没有。

  我拿起被放在地上的书包和还挂在门上的钥匙,走上楼,感到高兴极。

  礼仪美德就在我们的身边,不是没有,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它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