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礼仪常识介绍

时间:2021-08-31

中华文明礼仪常识介绍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更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礼仪文明运用于生活之中,并且发扬光大。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中华文明礼仪常识,希望能帮到你!

  基本礼仪中包括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穿着。穿着打扮要得体,端庄,头发要常洗。男的要修面剃须。女人化妆要清淡,避免浓妆艳抹,更不要当众化妆或补妆。不要留长指甲。

站姿

  站立的时候身体要挺直,不驼背,手臂自然下垂。不要把手交叉在胸前,也不要插在裤袋里,不要做小动作。

  女性站立时双腿要并拢。抬头挺胸。

坐姿

  男士可以微分双腿但不要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女士穿裙装入座时,应将裙子后片拢一下,并膝或双腿交叉向后,保持上身端正,肩部放松,双手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走姿

  走路的时候要抬头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身体重心稍微前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不要东张西望。

交谈礼仪

  抱着一颗诚恳的心与人交谈,会给人亲切的感觉。说话的时候,不要随便指人,要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说话则注意平易近人。同时与几个人谈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注意听取对方的话。

  说话要中肯,不要夸夸其谈,不要无理取闹,不要对别人造成言语侮辱。

  出现意见不一致时,要保持冷静,要豁达,包容他人。

  不要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争执打闹。


  服饰礼仪

  公务场合着装要端庄大方;参加应酬交际舞会要穿得时尚个性;休闲场合穿着舒适自然。全身上下衣着的颜色一般不超过三种。

  男士着装

  男士穿西装讲究很多,套装的面料和颜色要统一,内穿单色衬衫,打领带,穿深色皮鞋。三件套的西装,在正式场合下不能脱外套。

  领子要保持清洁。

  领带结要打好,不要松散。

  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鞋的颜色不应浅于裤子。黑皮鞋可以配黑色、灰色、藏青色西服,深棕色鞋子配黄褐色或米色西服,鞋要上油擦亮。袜子一般选择黑色、棕色或藏青色,与长裤颜色相配,千万不要黑皮鞋配白袜子。

  男士只能佩戴戒指、领饰、项链等,注重少而精,以显阳刚之气。

  女士着装

  根据场合的不同,穿着也不同。要与环境相搭配。穿着舒适,不影响正常行动。

  饰物的佩带要与体形、发型、脸型、肤色、服装和工作性质相搭配。吊唁时只能戴结婚戒指、珍珠项链和素色饰物。

社交礼仪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为尊重、遵守、适度、自律。

问候礼仪

  对不同环境里所遇见的.人,要用不同方式的问候语。

  和初次见面的人问候,最标准的说法是:“您好”、“很高兴能够认识您”、“见到您很高兴”等。

  如果对方是有名望的人,也可以说“久仰”,“幸会”;

  与熟人想见,用语可以亲切、具体一些,如“好久不见”,“总算见到您了”。

  对于一些业务上往来的朋友,可以使用一些称赞语:“您气色不错”、“您越长越美丽了”等待。


  称呼礼仪

  称谓,也叫称呼,属于道德范畴。大家的祖先使用称谓十分讲究,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在使用称谓时无不入幽探微,丝毫必辨。现在的现代礼仪,虽不必泥古,但也不可全部推翻重来,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表现出新一代礼貌称谓的新风貌。

  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使用称谓,应当谨慎,稍有差错,便贻笑与人。恰当地使用称谓,是社交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礼貌。称谓要表现尊敬、亲切和文雅,使双方心灵沟通,感情融洽,缩短彼此距离。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仪因素。

  符合身份称谓

  当清楚对方身份时,既可以对方的职务相称,也可以对方的身份相称;当不清楚对方身份时,可采用以性别相称“某先生”、“某女士”或“XX老师”,亦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

  符合年龄称谓或称谓

  当称呼年长者时,务必要恭敬,不应直呼其名,也不可以直接呼“老张”、“老王”等,尤其是年龄相差较大隔代人之间,更不可以直接呼“老张”、“老王”等;“老张”、“老王”只能是一种称谓,不应当是称呼;可以将“老”字与其姓相倒置,如“张老”、“王老”,或“王老先生”、“张老先生”或姓+职务(或职称等),如“李主任”、“刘总”、“杨工”、“罗老师”、“陈师傅”等等;总之,要有尊敬长者之意。

  当称呼同辈的人时,可称呼其姓名,有时甚至可以去姓称名,但要态度诚恳、表情自然,体现出真诚;当称呼年轻人时,可在其姓前加“小”字相称,如“小张”、“小李”,或直呼其姓名,但要注意谦和、慈爱,表达出对年轻人的喜爱和关心。

  一定要注意称呼与称谓之间的区别。比如“爸爸”“妈妈”是称呼,“父亲”、“母亲”、“家父”、“家母”是称谓,不可以混为一谈。


  介绍礼仪

  介绍可分为:自我介绍、为他人作介绍、被人介绍三种。

  自我介绍

  主动向对方打招呼,得到回应后,再自报家门,要表现出友好和谦恭。

  为他人作介绍

  应遵循“让长者、客人先知”的原则。即先把身份低的、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的、年纪大的;先将主人介绍给客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被人介绍

  被人介绍的时候要面带微笑,介绍得对就微微点头示意。介绍完了,主动和对方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