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2)

时间:2021-08-31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6

  《认识容量和升》这堂课是我准备比较充分的一节课,因为像这种课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实验的数学课,教学形式在以往的老教材中几乎没有,而且帮助学生建立升的较为正确的空间观念的难度比较大。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这些内容在老教材中非常薄弱的,以致于部分学生到了高年级对于自己计算出来的容积也不知它的实际大小有多少,比如算出柴油桶的容积是9升,也不知道是错误的'。新旧教材的比较,让我感觉到新教材的优点。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深入钻研教参、教材,精心编制教案,准备了大量教具和学具。借来的水槽、一升的烧杯、250毫升、500毫升的烧杯、10毫升的量筒、滴管;大小不同的碗、水壶、汤勺、饮料瓶、热水瓶等生活中常见的容器。

  我是怎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容量概念的呢?我拿出一个热水瓶和一个水壶(水壶的体积要比热水瓶小很多),先让学生猜测谁的容量大,学生的意见分三种:热水瓶的容量大、水壶的容量大、一样大。我把满满的一热水瓶的水缓缓地倒入水壶,最后正好全部到入水壶——学生惊呼,它们的容量一样大。我趁热打铁,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大的热水瓶,它的容量竟然会和这个小小的水壶的容量一样大。在学生解释后,我及时小结:容量是指容器内部可容纳液体的大小。我想,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建立的容量的概念是比较到位的。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升的空间观念的呢?我在课上分成了四个步骤:首先出现1升的标准件: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塑料盒子,让学生倒满红色的水,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塑料盒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观察哪些容器可以倒入1升水,然后我先后把1升水倒入圆柱形的可乐瓶,到入玻璃水壶、倒入脸盆,让学生观察形状不同的1升水,记住它的大小;再次,我让学生把1升水倒入玻璃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倒入饭碗里,看看可以倒几碗;再次,我让学生猜猜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升,然后用1升的塑料盒把水倒入热水瓶,最后学生发现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又猜猜脸盆的容量是多少,再把一升升的水倒入,这时学生发现脸盆的容量大约是4升,等

  等。在第二个操作环节中,我补充了小孩一天需要喝3升水。在每一个步骤的结束时,我都让学生回顾1升的大小,加强对标准件的认识。 由于学生对1升的感知较为充分,所以学生在回答P12第四题正确率非常高。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瞬时就能产生的,我认为学生空间观念需要经过凭借实物到空间想象的两个阶段,而且前一阶段是长久和最具实效的,这节课确定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对身边的常见容器容量的了解和熟悉,又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升的表象。

  本节课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是放得不开、怕教学任务完不成,给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充分,学生自己操作少,没能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能操作。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7

  本课我把重点放在了感知从1毫升到1升的容量变化。在本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1毫升的多少。在开始我先拿出滴管,让学生猜1毫升可能有几滴时,学生猜的范围在4滴到10滴,说明大家都清楚毫升是一个很小的容量单位。在具体实践后,大家才清楚1毫升究竟是多少,是实践澄清了猜想。在每组分别量出1毫升、5毫升、10毫升水后,让学生分别观察在塑料杯中的情况,使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看到了1毫升水的多少,5毫升水的多少,50毫升水的多少,学生感兴趣,通过塑料杯这个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工具,帮助学生容易地在生活中寻找,认识毫升。

  在1升的教学中,我也放入两次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1升的多少。但在1升的实践操作中,体验1升=1000毫升,教师的指向性较明确,如果放手些可能会更好,如学生已知1升=1000毫升,教师可提出: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可能得到的方法更多。

  我有意识地把小组合作形式引入课堂,这节课从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效果不错。合作的内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合作的形式根据需要八人小组。从学生情况来看,说明平时在进行合作学习。如何有效组织学生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围绕主题借助操作手段完成课程目标,老师使用了多种手段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学中,学生通过收集物品包装,从而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重量单位,引发了学习毫升和升这两个描述液体的基本单位的学习兴趣。开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到有关毫升和升的小知识,介绍给大家,并引发大家一同关注身边的有关知识。在一个平等合协、宽松严谨的环境中,探索和实践毫升和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的探究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我想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让学生从课本中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很好的调动起来。通过这节课,我再次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

2.认识容量和升反思

3.《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学反思

4.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

5.小学数学《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6.《认识升和毫升》数学教学反思

7.《认识升和毫升》教学反思

8.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