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热门】说课稿汇编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性,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教师:选取新疆民乐和胡杨的图片。

  学生:搜集有关胡杨的资料。

  教学建议

  本文作者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性,更赞美具有这种品性的人。

  文章起笔就借维吾尔族的俗语胡杨三千年,抒发人们对胡杨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接着第3~5段的开头都采用了设问的方法,调动我们阅读的兴趣,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第7段写但是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胡杨,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彻底的。胡杨的干、枝叶和树汁作用都很大。此时,作者已经将胡杨完全勾勒在我们眼前,胡杨的品格也全部展现出来: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作者由独钟情胡杨,到动心于胡杨在恶劣环境中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从赞美胡杨是有毅力和意志的生命,到赞美它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的高尚品格。

  本文语言质朴真切,富有变化。无论写茫茫戈壁还是写胡杨,都能抓住特点,运用形象贴切的词语来描绘。作者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例如,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默默黄沙之上有人伤害了它,它就从伤口流出眼泪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一句用了反问的手法。更或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吧一句用了设问的方法。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用了排比的手法,更是激情洋溢地表达了对胡杨的赞颂之情。

  本课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钟情于胡杨的原因,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对像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奉献着的人的歌颂。本文激情洋溢,适合于朗读。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安全快乐过寒假》。

一、说设计思路

  一年一度的寒假生活即将到来,在寒假中,为了加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确保幼儿的安全,让幼儿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特此设计此教学。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兴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看课件学习假期安全的相关知识。

  难点:通过学习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说活动准备

  有关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等相关课件。

五、说教法

  直观法、谈话法

六、说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一)假期中的打算谈话引入,小朋友们,我们的寒假生活即将到来,老师想了解一下放了假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最后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出了许多假期中的打算,但是无论小朋友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注意安全。

  教学活动:(二)组织幼儿探讨怎样快乐地度过假期在这一活动中,通过前面幼儿说出怎样来玩,教师进一步引出我们在做这些事情时应怎样保护自己?(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三)教师总结幼儿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讲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电方面的安全、火的安全。

  1、教师出示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课件,引导幼儿观看,随之教师小结在交通安全上应注意:(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跑闹、玩耍;(2)不得独自横穿公路,要有大人的陪同;(3)文明乘车,在车内不随便扔果皮,更不能把头伸出车窗外。此环节可以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2、课件出示溺水事故片段,引导幼儿仔细观看,教师再小结在防溺水安全方面应注意:(1)小朋友严禁到水库、池塘、河流等戏水、打捞东西,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河流、玩水、滑冰。(2)如果发现有小朋友不慎掉进水库、池塘、水井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成年人来相助或拨打"110"【此环节可以增强幼儿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3、老师引入电方面的安全在此环节中让幼儿想一想有哪些家用电器,我们要不要随便触摸家用电器,引导幼儿说出不能随便触摸家用电器受伤,尤其是电线、灯头、插座等。

  4、老师出示小朋友放烟花爆竹的图片,进一步引出火的安全。(1)不能私自燃放烟花爆竹,避免失火或受伤。(2)不准玩火,不得携带火种,以免发生火灾,发生火灾时及时拨打"119"。(3)冬季做好煤气中毒预防工作。

  最后老师小结: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假期听父母的话,并牢记我们今天所学的安全知识,祝小朋友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口耳目》是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语文中的12个字都是象形字,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应在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调动学生识字积累的热情,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识记汉字,应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议了解,识记字形。并结合本课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 ノ 丶”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难点是识字形。

二、说教法、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过程,必须然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己学习。

  因此,我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制定以下教学方法:

  (1)游戏激趣法

  (2)图字结合识记法

  (3)合作、互助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设计及依据如下:

  我采用循序浙进的指导方式,使学生由图文结合识字向形义结合识字。在此基础上,最后达到学生不仅会认,并且学会书写。

  具体环节如下:

  (1)识字游戏。在上课之初,让学生自己识读教师出示的前6个汉字。并说说自己是从哪里认识这些汉字的。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

  (2)图文结合识字

  ①将上一环节认得的字,与每个生字所指的事物进行相互联系,这是一个学生理解字,由形到义的过程。运用图片和教师讲解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象形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来的。

  ②出示另6幅图片,观察这6幅图片所画内容,通过以上学习汉字的经验,找出与现在6幅图相应的汉字。并说说图上物体与汉字的联系。这种直观的图文结合学习方式使学生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练习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当学生学会运用形义结合,识记汉字之后,有很强烈的书写愿望。而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汉字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为学生进一步自学生字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本课采用游戏合作,互助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与生活紧密联系,这不仅让学生记住字形,而且还了解字议,增长了见识。

  同伴建议:

  李媛媛:对于象形文字教师没有必要向学生作过多解释,让学生会辨认即可。首先让学生看图,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贴上对应的生字卡片。然后让学生继续观察图、图右下角的字符和生字在形状上有什么联系。学生只要能看出它们在形状上相似,并能简单的说一说,会辨认就行。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口耳目)

  周敏:在识字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会认能认的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去学,教师只做一些必要的点拨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上。

  张爱玲:领读这一环节教师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自己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领读后可让学生自由练读、同桌对读、组内指读、全班指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等。

  教师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美国教育家华特曾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不能变成学习“语文书”。从生活中学,我们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可发展的学习者”,与生活“衔接”起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字,会写三个字。认识“ノ、丨、丶”三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难点:识字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激趣导入同学们,小猴“淘淘”听说同学们很能干,特意给大家送来了一篮桃子,不过,它给多个桃子取了名字,如果谁叫得出桃子的名字,就把桃子送给它。

  2、认读学过的生字卡片(及时鼓励读得好的)

  3、鼓励:同学们真能干,小猴还准备了一篮桃子,不过小猴不知道这些桃子叫什么名字,你能帮助小猴吗?

二、尝试识字

  1、贴上“口、耳、目、日、月、火”几个字

  师:请你找出你认识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2、出示以上几个字的实物图片,让学生上台贴图片。

  3、学生领读生字,自由读,开火等游戏。

三、揭示课题,学习生字

  1、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字都很有趣,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自己的看法)

  师:对,字和物体的样子很像,这些字就叫象形字。今天,我们学过的字就叫“象形字”。

  2、板书课题,教读课题。

四、图文结合,教读课题

  1、激趣:小猴子贪玩,它不像同学们一样,认真地坐在教室里学这么长时间,这们得找个又快又好的方法教小猴很快地记住这些字,快告诉小猴吧!

  2、学生汇报认识了哪些字及是怎样记住的。

  3、开火车识字组词。

五、练习写字

  1、师:这么难的字你们都认识,一定也能写好字。

  2、学习“ノ、丨、丶”三种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识记字的笔顺及字形。(通过加减笔画的方法,使学生牢记)

  4、展示学生写字成果,评一评。

六、课后作业

  回家想想哪些字与实物也很像,把它们写下来。

教师评课:

  《口耳目》是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我在执教该课时,对教材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以后,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为依据,围绕在生活中识字这一主题,准确地制定出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重难点,设计出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本课开始时,我“小猴送桃子”的游戏引入识字教学,首先学生根据已有的识字经验,自己认读“桃形”生字卡片上的字,并介绍自己是从哪里认识这些字的,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知识基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并且在学生介绍自己认识字的途径的互相交流中,促进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的形成。

  在本课教学第二环节——图文结合识字时,我让学生自己将生字与生活中所指的事物进行相互对比,从而相互联系起来,再让学生动手把与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摆在一起,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象形字的含义,也突破了本课学习的难点。

  学生学习汉字不仅是从字形中了解字义,在此同时,也应让学生结合字义识记字形。学生说出识字方法,只要有利于记住生字,我都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尊重了孩子的独特感受和创造性思维。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我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此外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我用来分析字形的时间相对多了,安排学生读生字少了;并且学生读字的形式还不够多元化,后半节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地领悟新课程大纲的理念,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力。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口耳目)

同行听课评议:

  吴优:在出示完生字之后,教师不急于教读,而是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内的学生可互相交流一下。”这样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识字,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充分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展示的舞台。这符合新课标中:“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识字积累让学生自主识字。”的要求。

  张爱玲:在全班同学大部分会读的基础上,开展了识字竞赛,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识字。充分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学生介绍了自己认读又多又快的秘诀,并把他们的经验加以推广,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感到亲切可行,乐于接受。

  李媛媛:认识12个生字以后,教师没必要作过多的字形分析,而应该在练习中,在生活中巩固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