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走西口移民与晋陕蒙毗连带文化圈的形成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相似的社会风俗

  社会风俗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险,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中。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由于内地走西口移民来源的不同,以其聚集地的不同,社会风尚及习惯也略有不同。光绪《新修清水河厅志》记载:“清水一郡,所属幅员辽阔,至千余里,原系蒙古草原,所有居民并无土著,大抵皆内地各州县人民流寓,而附近边墙之偏关、平鲁二县人为尤多。其风气各就所隶之地以成俗,亦与边外各属不甚相远也……顾以地界蒙古,俗尚质朴,椎野顽钝,尚气少通,无论贫富,总以勤俭为主,或农或商,不事奇技淫巧……锚铣必较,且疾病信祈祷,不贵医药,此其弊也。

  而《五原厅志略》记载“河套寄居汉民,以本省(时归绥道属晋,故云本省)之保德、河曲二州县人为多,次则陕西府谷县人,再次乃直隶、河南人。”由于受黄河的庇护,有充足的水源予以灌溉农田,因此,该地方民风“获利太易,遇人颇亲。有客过其处者,无论知与不知,必善接之。供以饮食,待遇极隆,不取价值……饮食衣服渐染蒙部习俗,以糜谷、麦面、牛乳、羊肉、粗布为大宗。喜饮砖茶。”

  从总体看,内蒙古中西部风俗受晋北、陕北走西口移民的影响,其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之风与晋北、陕北极其相似。衣着方面,由于晋陕蒙毗连带相近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该地区人们衣着简陋,冬天以羊皮御寒,夏天以土布为主。绥远地区衣着朴素,以“羊皮为大宗”,“概为短服”,“有太古之风”。这与20世纪60年代前陕北农民的日常服饰基本相同。饮食方面,按传统一般中国“南人食米北人食面”,但受蒙古族简陋风俗影响,毗连带地区的汉民也喜欢吃糜米与筱面,其中炒米、炒面、奶茶、奶酪就与蒙古族习惯相同。同时走西口移民将内地饮食和烹饪习惯带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晋陕蒙毗连带形成共同的饮食烹饪文化圈。其中手把肉、大烩菜、羊杂碎、炸油糕、刀削面、腌酸菜等传统风味小吃,成为该地区最为流行和通用饮食类型。居住方面:窑洞是最具陕北特色的民居文化现象,其建筑就地取材,依山傍势,冬暖夏凉。同样,内蒙古东南部以及山西西北部居民都有类似的居住法。如《绥远通志稿》记载:“清水河县环境皆山,除城市有少数瓦房外,乡村皆依山挖洞,居住窑房。”这与《山西通志》记载的晋北永和县居民居住情况不谋而合“永和民皆穿土为窑,曲折而入,如层楼复式。每过一村,自远视之,短垣疏墉,高下数层,缝裳捆履,历历可指。礼俗方面,“本省民间一切礼俗,概自晋省传习而来。圆锁之俗,各县皆然……” (民放(汉放)》)陕北、山西西北都有给孩子圆锁的风俗习惯。流行的这种宗教信仰习惯,与陕北地区农村如出一辙。陕北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小庙,但大都不知其宗教承袭。许多较大庙宇儒、释、道交混在一起,人们无论祭祖、求雨、求子、求医等,都就近渴拜,祈福破灾,很少有不同教派之争。这种信仰观念淡薄、多种信仰相互交融的信仰习惯正是蒙古族藏传佛教与走西口移民原始宗教信仰长期共存的产物。

  综上所述,在晋、陕、蒙毗连带,由于走西口移民的活动和影响,使蒙汉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共同方言、相同戏曲、相近生活习俗以及相似信仰习惯的文化圈。

四、相似的信仰习惯

  信仰是一种精神风俗,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晋陕蒙毗连带地区既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又受道教、佛教的影响,同时夹杂着内地人民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从而形成了多种信仰交融并存的信仰习惯。自明代蒙古著名首领阿勒坦汗饭依藏传佛教(喇嘛教)后,藏传佛教在草原广泛传撬“走西口”移民进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后,由于人生地不熟,精神上极需要寻求某种慰藉和庇护,所以西口地域建起各种神庙,如关帝庙、龙王庙、火神庙、马王庙等。百姓不问佛、道、儒那个教派,有神就拜。“各种宗教思想互相影响、妥协、又相对独立。阴山脚下美岱召从明末至清代多次修缮,把藏传佛教和汉佛教逐渐融为一体,把藏、蒙、汉各族文化交融一体,可为典型的例子。

【论走西口移民与晋陕蒙毗连带文化圈的形成论文】相关文章:

1.走西口散文

2.数学技能的形成过程论文

3.不走西口诗歌

4.走西口歌曲歌词

5.连带的造句

6.关于走西口观后感

7.论简约新娘论文

8.王土地与走西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