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课程教考一体化模式研究论文

时间:2021-08-31

《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课程教考一体化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根据“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结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国家级示范校建设三级子项目“《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优质核心课建设”与“标准化加工与质量监控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方案和要求,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引入企业岗位绩效考核办法,对《粮油加工与质量控制》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讨。同时,通过对2007~2009年3年的教学探索,初步提出了《粮油加工与质量控制》课程教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教考一体化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教考一体化;模式

  《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课程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和食品加工专业的骨干课程,课程内容多、实践应用性强,长期以来,教学主要采取理论教学、技能实训、综合实训三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枯燥,实训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这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任课教师。考核主要采用期中、期末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基本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此类课程的理论内容比较枯燥和繁琐,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较差,理论考核成绩一直偏低,也影响了对技能实训课的驾驭与创新。同时,技能实训课仅限于某一技能的模仿操作,与实际工作岗位距离较大,不能反映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体现不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区分度,是几个点和面的考核,不是针对职业素质的考核,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宗旨。

  经过三年来的教学摸索,以及多次企业岗位调研,笔者意识到非常有必要将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和工作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把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引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同时,将考核融入教学中,将教学融入工作中。

  本课程改革的思路是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将教学内容工作项目化,把考核内容、标准、方法整合到每个工作项目中,按照完成工作项目的能力、结果、水平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对学生整体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考核。在项目设计中将学习内容按工作岗位分成若干个工作项目进行教学,并将考核的内容动态地分散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提炼出教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改革方法与流程

  (一)整合工作项目

  教考一体化始终伴随着完成工作项目过程的考核,因此,工作项目的提炼和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课程的.教学大纲与粮油生产加工相关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整合,确定工作项目内容;将教学大纲要求的考核点与技能点融合到工作项目中,增加工作岗位的绩效考核,形成项目考核,实现对学生完成工作项目的全面的、立体的及动态的考核。

  (二)制定工作项目的实施流程

  每个工作项目包括任务领取、工作准备、生产实施、评价反馈、总结等环节。每个生产环节都制定相应的学习材料和任务,如工作准备,需要完成预习单、材料单及设备单等。每项内容都有考核单,由自评栏、互评栏及教师评价栏三部分组成,评价内容包括完成情况、责任态度、合作沟通以及创新性等。将学习内容、岗位要求与考核内容紧紧融合在一起,在工作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工作中考核,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考核中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减轻学生考试的压力,避免了考试前的“快餐式”学习,形成了学习、工作、考核一起起步,一起落实的教考一体化模式。

  (三)应用、验证、完善

  2007年,在“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检验专业”的2006级的两个教学班的《粮油贮藏加工技术》课程的集中实训教学中进行改革尝试与探索,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8年,根据相关行业岗位的调研,将课程更名为《粮油贮藏加工与质量监控》,在“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2007级的两个教学班《粮油贮藏加工与质量监控》的教学中扩大了应用范围,除了集中实训采用教考一体化的工作项目教学方法外,又选取了实践教学条件成熟的烘焙食品加工和豆制品加工两个教学单元做了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效果突出。2009年,根据行业的岗位需求,该课程定名为《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教考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方法在“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2008级两个教学班的《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教学中进行了全面推广、应用和完善。将课程由原来的十章28节、27个实验实训,整合为18个工作项目、12个学习项目、5个专项实验、2个专题讲座。

  18个工作项目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由专职教师、实验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以及企业一线员工(师傅)配合并指导学生深入一线完成。将员工的岗前培训、岗位考核、月度考评等内容整合到工作项目中,学生分为几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成为一个生产班组,承担一项工作任务。项目完成后,学生达到会干、能干,知道怎样可以干得更好。生产班组采用随机抽号的形式产生,尽量避免学生自己组合,充分培养学生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便于以后和同事的合作相处。

  由于部分产品的加工工艺复杂,在生产线上只体现出几个生产环节,仅仅依靠完成工作项目学生的学习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深入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就业以后的业务提升能力,对部分重点内容的理论学习做了整合,开设12个学习项目。在专职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下,由学生主动完成,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完成每个学习项目,借助相关图片、影像信息、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头脑风暴”、案例分析以及观点辩论等教学方式进行,在轻松而有序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针对个别岗位对某些单项技能熟练程度的要求与部分岗位的特殊性,开设了5个专项实验,在专项实验室完成,由专职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逐项单独考核。

  为了引导学生提早进行职业规划和岗位认知,开设了“粮油加工企业从业基础培训”教学专题,在第一次课完成,由校外课程指导专家及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讲授。课程结束时,开设了“食品加工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行业前沿信息的了解,树立食品加工的环保、低碳、高附加值以及长产业链的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