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研究院的现代价值及中国化讨论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中国高等研究院的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掀起了建设高等研究院的热潮,目前已经建立了17所高等研究院,在世界各国中数量处于领先地位,但其性质功能和研究水平却与世界顶尖的高等研究院有较大差距。参考邬备民(2012)的大学高等研究院分类方式,并结合高等研究院的实际特征进行修正,可将我国现存的高等研究院分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型、人文社会科学型、技术应用与成果转化型、兼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综合型四种类型。与国外高等研究院不同的是,我国高等研究院并非一个独立的研究实体,而是大多挂靠在大学内部,作为一个研究和教学实体单位承担着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任务;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类似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那样能够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界限的综合性高等研究院。

  当然,我国建设高等研究院也一直在努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以最新成立的复旦大学高等学术研究院为例,可见我国高等研究院建设的最新动向。2015年6月,复旦大学通过了《高等学术研究院建设方案》,高等研究院的宗旨是以促进顶尖人才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前沿发展与交叉融合、产生重大学术新思想和哺育学术新人才为己任;目的在于提升复旦大学高等学术交流统筹组织能力,提高学校学术交流层次,为构筑学校学术高峰聚集顶尖人才;目标是紧紧围绕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三年内形成年度交流规模20~30人,五年内争取在上述规模基础上,引进若干顶尖人才来校长期工作,并逐步进入工作常态化,成为世界知名的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可见,复旦大学建设高等学术研究院首先契合了本校特有的“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的精神追求,这奠定了该高等研究院的基本文化气质,而较强的文理学科基础、优秀而多元的教师和学生资源、地处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则是复旦大学建设一流高等研究院的良好先天条件。复旦高等学术研究院的建设方案重在引进学术精英,推动基础科学、前沿研究、长期研究与访问交流相结合,基本符合了国际高等研究院的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

  四、高等研究院的“中国化”

  问题建设一流的高等研究院是中国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升到世界级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国内高等研究院的政策文本分析和实际案例走访,认为当前中国建设高等研究院真正的症结在于以下问题。

  1.高等研究院的价值取向不清晰

  中国高校目前建立的高等研究院,从章程文本来看,其理念大多为“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培养科学创新人才”“开展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等,对于最根本的“学术自由”“学术独立”等灵魂性理念少有提及,反映出对核心价值的回避;从组织架构来看,高等研究院主要挂靠在某一大学内部,与校内的其他研究所、研究院并没有明显区别,其中利益错综复杂、治理方式因循守旧,难以实现自由、独立、基础、多元的“学术特区”理念。

  2.高等研究院的结构功能不完善

  我国的高等研究院大多作为大学或科学院的下设机构,主要从事自然科学或应用性技术的研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较弱,缺乏多学科的融合机制。高等研究院在校内地位不够高,获得的运行经费有限,也没有足够的运作空间;同时,其研究人员配置受我国特有的“事业编制”限制,永久职位有限,而流动岗位又难以吸引一流的人才。两方面的限制导致高等研究院的学术研究难以立足国际基础学科的前沿,更多逐渐沦为应用研究与科技转化的基地。

  3.高等研究院的资源保障不健全

  高等研究院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目前,真正能满足高等研究院要求的高端精英人才在我国仍很稀缺,中组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吸引的人才多为青年学者,而“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又无法全职在高等研究院工作。此外,国内高等研究院提供的薪资待遇也与国外有较大差距,难以吸引高端精英学者全身心地投入高等研究院的工作之中。综上,在大学自身资源尚不充足的条件下,高等研究院如何采取措施提高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中国建设高等研究院的对策

  建议展望未来,我国建设和改革高等研究院,必须更加注重根植于大学的优质资源、多方开拓稳定的发展资金、创建自由宽松民主的研究环境、完善高吸引力的精英学者选聘制度、强调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国际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力争出现世界一流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公共知识产品,从而为大学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文化不断注射新能量,为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创办世界一流学科发挥重要作用。为此,需采取以下对策。

  1.重构学术独立、精神自由的办院理念

  要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研究院,必须要尊崇高等研究院的学术自由理念。首先要从章程上树立高等研究院的独立法人地位,使高等研究院与政府、市场、大学从利益关系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保证高等研究院的研究自由;其次要从制度上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激发思想碰撞、保护原创思维,创造崇尚科学与自由的氛围。

  2.创造充裕的经费来源和良好的物质环境

  高等研究院作为传承和创造人类知识文明的重要机构,研究的都是基础科学中的重大问题,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和物质资源来支撑其运行。目前我国的高等研究院其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于所挂靠的大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仿照国外,建立独立的高等研究院董事会和基金会,吸纳工商企业的资助和社会个人的捐赠,前提是不能因为捐款就改变高等研究院纯学术研究的宗旨。

  3.营造学科交叉、多元融合的学术氛围

  我国目前建立的高等研究院能真正跨越人文、社会、理工等学科界限的非常少,不太符合高等研究院的高端定位与国际主流形态特征,这可能与我国学科壁垒森严的学术管理体制有关。因此,要想使高等研究院具备学科交叉、多元融合的学术氛围,必须打破既有的学科界限,通过建立“学术特区”的形式吸引多学科资源和人才汇聚,鼓励研究人员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4.完善高吸引力的精英学者聘用与激励制度

  我国建立的高等研究院要想迅速占领学术前沿,必须吸引世界一流的学者加盟,这就需要完善对学术精英的聘用与激励制度。具体来讲,可采用西方高等研究院通行的“终身研究员+访问研究员”的模式,既注重一定数量的顶尖学者稳定工作,又注重每年邀请最新的学术新秀前来访学和交流,同时还可招收一定的博士后人员作为研究助手。无论是终身制还是访问制学者,都必须予以较高的薪酬激励。

【高等研究院的现代价值及中国化讨论论文】相关文章:

1.现代包装造型设计研讨论文

2.高中议论文:仁爱的现代价值

3.讨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管理的意义与开展论文

4.高等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探讨论文

5.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探讨论文

6.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讨论文

7.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8.网络教育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