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中英文导游词(4)

时间:2021-08-31

  贪壁孔府内宅门内壁上面有一幅状似麒麟动物,名叫“贪”。传说是天界神兽,怪诞凶恶,生性饕餮,能吞金银财宝。尽管在它脚下和周围全是宝物,连“八仙” 宝贝都为它所有,但它并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真可谓贪得无厌了。过去官宦人家常将此画绘在容易看到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为戒。孔府将“贪”画在此处,一出门即可看到,是告戒子孙不要贪脏卖法,也算作一条重要家训吧。

  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主要场所。房内陈设华丽,文物古玩,琳琅满目。前堂楼为七间二层阁楼,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及其夫人住室。孔令贻清末民国初年人,先后娶孙、陶、丰、王氏为妻。孙氏早逝,娶陶氏;陶氏未生养,娶丰氏。丰氏又过早病逝,于是孔令贻将丫环出身王氏纳为妾,先后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二女儿孔德懋、儿子孔德成尚还健在,均已70多岁。

  后堂楼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住室。孔德成1920年出生,出生不到两个月即被当时大总统徐世昌任命为袭封衍圣公。1935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改授为“大成 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与孙琪芳女士结婚。其后大部分时间随国民政府在重庆和南京,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从南京迁往台湾,曾任台湾考试院院长,现 任“总统府资政”,是台湾最高官阶官员之一。现后堂楼保存着孔德成结婚时原貌。后堂楼院东楼是当年府内女佣做针线活地方,西楼是招待亲属家眷地方。

  花园 孔府后花园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前后经过三次大修,占地50余亩。清嘉庆年间,孔子第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g重修时,将数块大型铁矿石置于园内,又称“铁山园”。园内建有假山、喷泉、曲桥、花坞、亭以及敬花神石坛,赏月凉台、焚香读书坛屋等,环境幽雅,景色美丽。特别是已有400多 年历史“五柏抱槐”一树五支,中生一株槐树,是花园内一大奇景。由于世代尊荣,特别是朝廷频繁赏赐,孔府积攒了大量珍贵文物,约计3万多件,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宝。今天我们看到仅是其中一部分。孔府还保存着数以万卷孔府档案,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不可多得第一手资料。孔府就参观到这里,现在我们去参观孔林。

  孔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 14.5华里。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丧葬风俗演变历史。孔林也是目前我国最大人造园林。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碑林。 过去墓地“风 水”,被孔子后代视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近。当时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如果没有这档子事,现在人们坐火车到曲阜游览,就不用先到兖州下车,然后改乘汽车了。

  大门孔林大门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进入孔林大门是一条长约1华里甬道,迎面高大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此门原是古鲁国城北门。大门到二门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部分,类似古代城市建筑月城。

  孔尚任墓 位于孔林东北隅,墓碑上书“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我国清初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他出生书香门弟,因屡试不第,中年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来曲阜祭孔时,他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给皇帝讲经,深得褒奖,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赴京任职期间曾到淮杨一带治河,通过吊古迹,访隐士,搜集野史逸闻,对南明王朝覆灭经过有了深切感受。回京后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1699年,昆曲名剧《桃花扇》传奇脱稿。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戏班竞相演唱,一时轰动京城。该剧以名士候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历史。次年孔尚任却被罢官回乡,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丰,另有诗文《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等。

  于氏坊位于孔林北侧,是孔子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女儿,那么为什么改姓于又嫁到孔府呢?这里还有段小故事。据说乾隆女儿脸上有块黑痣,相术说,这块痣主灾,破灾唯一办法是将她嫁给一个有福人。朝里大臣们议论,天下只有孔圣人后代最有福曲阜三孔导游词导游。但是当时是满族统治,按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于是有人给皇帝出主意将女儿认汉族大臣、户部尚书于敏忠为义父,这样以于家名义嫁到孔府。于氏死后,孔府为其立了这座“鸾音褒德”牌坊。

  洙水桥孔林二门内有一条东西横穿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经孔子墓前,与“圣脉”攸关,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圣水”。洙水本是古 代一条河流,与泗水并称为“洙泗”,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代称。古洙水早已湮没。河上有桥三座,左右皆为平桥,中间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桥”。

  孔子墓甬道洙水桥北迎面绿瓦三楹高台大门,叫“档墓门”。过此门即是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又称“望柱”,是进“天门”标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怪兽。翁仲,传说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用以守墓。甬道尽头大殿是祭祀孔子设香坛享殿。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所以又成为革命历史文物。  孔子墓享殿之后红色墙院内就是孔子及其儿、孙三代墓地。孔子墓似一隆起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当时鲁国国君称他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最尊贵称号。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纷纷给孔子封号,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到元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07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历代王朝都为孔子封号选择了最高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是何等重要。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衬埂U庵帜乖岵季治“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

  孔鲤墓 孔子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 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子贡庐墓处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孔衬 孔子孙子孔(前483--前402年),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在世时,孔成心暧住?鬃铀篮螅孔嘲菰子为师。曾子,姓曾,名参,是孔子得意门生,继承了孔子学说真谛,并传授给孔场T子著有《大学》等书。据记载论语> >也是以曾子教学讲义为蓝本,由他门人弟子编辑而成。孔城毙难芯靠鬃友说,著成《中庸》一书。孔车难生又把孔子思想学说传给孟子,孟子上承孔子之学,著成《孟子》一书

  以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古称“四书”,是儒学经典著作。由此可见孔呈侨寮宜枷胙派承上启下关键人物。历史进入到当代,孔子和他创立儒家思想学说并未与时俱去。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孔子研究空前活跃,国际上也出现了一股“儒学研究热”,以探讨和重新评价孔子和儒学当代社会价值。由此我们相信,它必定推动曲阜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带来空前繁荣。

【三孔中英文导游词】相关文章:

1.三孔的英文导游词

2.三孔的导游词

3.三孔的导游词汇总

4.三孔详细导游词

5.曲阜游三孔长篇导游词

6.三孔的英语导游词

7.有关曲阜三孔的导游词

8.三孔导游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