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中英文导游词(3)

时间:2021-08-31

  大成殿前露台过去是祭孔时舞蹈奏乐地方。现在每年9月26日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和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活动都在此举行。 两庑大成殿两侧是东西庑,每庑长163米,原是供奉先贤先儒地方,现为石刻陈列。东庑陈列着汉、魏、隋、唐、宋、元碑刻44块,堪称孔庙一绝,是我国珍贵古代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古代书法艺术,文字演变具有重大史料价值。西庑现陈列100多块“汉画像石刻”,也是久负盛名艺术珍品,是研究我国汉魏时代社会生活珍贵资料。寝殿是祭祀孔子夫人地方。殿内神龛木雕游龙飞凤,精美异常,龛内木牌上书“至圣先师夫人神位”。孔子夫人,春秋时期宋国人,复姓亓官,19岁嫁给孔子,先孔子7年去世。关于她情况古籍很少记载,直到宋代才被宋真宗赵恒追封为“郓国夫人”,元代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其后孔子改称“至圣先师”,她也被称为“至圣先师夫人”。早期曾有塑像,清雍正年间寝殿遭火灾,重建时改为神主牌位。圣迹殿孔庙最后一座建筑。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巡按御史何出光主持建造。殿内共有120幅绘画刻石,反映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动和言论,是我国最早有完整人物故事石刻连环画。孔庙东路为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地方,原为孔子当年故居。诗礼堂是纪念孔子教子学诗礼地方。据《论语.季氏》记载:有一次,孔子站在庭院里见儿子孔鲤从身边走过,问:“你学诗了没有?” 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即不学习《诗经》是无法同人交谈。于是孔鲤回去后认真地学习《诗经》。隔了一段时间,孔子又问孔鲤,“你学礼了没有?”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即不学礼是难于立身做人。孔鲤又认真地学习《礼记》。孔子教子学诗学礼故事,历来被传为美谈。诗礼堂院内有一株唐槐和两棵银杏树,虽历经千载,仍枝叶茂密,尤其偏西那株雌银杏,至今仍硕果累累,孔府宴上一道名菜“诗礼银杏”即来源于此。 孔子故宅井位于诗礼堂后,因是孔子当年吃水井,所以历来被称作“圣水”。清乾隆皇帝祭祀孔时曾勺水拜师,在井西侧建“饮水拜师”凉亭,内立“故宅井赞”碑1块,他8次来曲阜,此碑竟有他5次题字,可见其对“圣水”崇拜了。鲁壁故宅井东侧一段子然独立红色墙壁,是为纪念孔子第九代孙孔鲋藏书而建。孔鲋时期正赶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候,孔鲋将《尚书》、《礼》、《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书籍藏于孔子故宅墙壁内,自己就到嵩山隐居去了,到死也没回来。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鲁恭王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时,发现了这些经书,人们称之为“孔壁古文”,所以后人在此建鲁壁,以纪念孔鲋藏书。 孔庙就参观到这里。现在我们去参观孔府。

  孔府

  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240 亩。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其子孙可世代相袭、辈辈相衍。随着孔子谥号追加,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也一再加封,到北宋至和二个(1055年)宋仁宗赐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世袭“衍圣公”,达到顶点。这一封号自宋至民国初年延用长达880多年。“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大贵族。宋代相当于五品官,元代升为三品,明代上升为一品文官,清代不仅班列阁臣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宫中御道上行走。当然历代统治者对“衍圣公”抬举,主要还是利用“孔子”这块招牌为自大统治服务!。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下诏令“衍圣公”有权设置官署,同时又特命在阙里故宅以东重建府第。清代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规模修建。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看到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官衙与内宅合一建筑--孔府。大门大门正中高悬“圣府”金字匾额。门两旁明柱上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对联为清代文人纪昀手书。细心游人会发现上联中“富”少一点(富),下联中“章”字成了破“日”之状(章)。相传,孔子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娶亲之日,有神仙前来指点,碰到写“富”字影壁,把 “富”字去了点,并告知孔家“富”字有点不吉。此后,孔府凡书富字皆无点。这叫“宝贵无顶”。又传说乾隆时,纪昀为孔府书写门联,写到“章”字时数遍皆不中意,遂弃笔安歇,睡梦中见一老翁在他写“章”字上划了一笔,成了破“日”之状,醒后挥笔而书,果然气势不凡。这叫“文章通天”。进入孔府大门,由此向后孔府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等;西路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习礼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中路是孔府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重光门进入孔府二门,迎面有一座周围不接垣墙门楼,门上匾额“恩赐重光”,为明皇帝朱厚兴颁,因此叫“重光门”。当年,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进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在十三响礼炮声中将此门打开,所以又称“仪门”或“塞门”。此门两侧廊房,是孔府管理机构仿照封建王朝六部而设六厅,即: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各厅长官,由正七品或正六品担任。

  大堂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地方,里面陈列是正一品爵位使用公案桌、仪仗等。北面靠墙那些红底金字牌子,是封爵和特权象征,俗称“十八块云牌銮架”。历代衍圣公持着这些牌子进京,可以畅行无阻。

  二堂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和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地方。屋内七块御制石碑,其中有清道光皇帝手书“福寿”碑,慈祥太后手书“寿”字及松鹤图等。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和处理家庭内部纠纷、处罚府内仆役场所。屋内正中高悬“六代含贻”匾额为乾隆皇帝手书,当时孔府六代同堂,此匾意为六代人和睦相处,生活美满。内宅门是官衙与内宅分界线。过去此门戒备森严,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否则严惩不贷,打死勿论。门两侧耳房内有几十人轮番值班,随时向外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