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扶持政策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的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结合创业扶持政策,端正高校人才培养价值取向

  创业扶持政策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它使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在推动、支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除通过创业政策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外,还要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树立“大人才观”“全面发展观”

  人人都可以成才,人人都应该接受创业教育,这是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基于此,高校教育要树立“大人才观”,通过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创业实践、创业技能大赛,使每个人都能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以便能更好地应对人生发展中的各种挑战。此外,高校创业教育还要确立“全面发展观”。创业不等于就业,创业也不限于追逐利润,各高校要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重视知识传授,并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文化修养、社会责任和爱国情操的培养。

  (二)高校要明确角色定位

  创业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开辟了主动创业的“绿色通道”,但并不是鼓励大学生成为商品经济的“奴隶”。大学生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进行创业,必然要受到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高校在履行教育职能时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担负起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教育的重任,而不应仅停留在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培训上。在该过程中,高校不应只是扮演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和创业政策宣传的传道者,还应做思想的启迪者,在传授创业知识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义利观、责任观和财富观[6]。

  (三)立足创新型人格培养,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创业的本质在于创新,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创业教育应立足创新型人格培养,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特别要培养他们刻苦的精神及直面困难的勇气。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成效,需要建立一种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首先,高校要担负起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教学的重任,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指导;其次,政府要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创业扶持政策;最后,社会和家庭在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上要给予客观、积极的引导。只有形成多方互动协同的教育生态环境,才能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构建起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

  (四)改进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

  创业扶持政策营造了一个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基于此,高校应围绕政策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在理念上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程设置上,把知识运用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开设实践创新类的特色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元的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外,还应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使大学生有效了解市场竞争规则,体验创业过程,增强创业意愿。

参考文献

  [1]林银,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价值观引导[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2):39-40.

  [2]郭林,陈斌.公平正义: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J].学海,2015,(5):150-153.

  [3]邵丽.以人为本价值取向下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4]周晓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7,(3):86-88

  [5]孙俊三,吴青峰.高校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冲突与融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6):102-106

  [6]黄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5,(3):11-14.

【创业扶持政策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的论文】相关文章:

1.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分析论文

2.蜂群式课堂管理的价值取向论文

3.浅谈当前初中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论文

4.贯彻课改理念,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论文

5.大学生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及实现论文

6.试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开展路径论文

7.论文:精神的价值

8.论文《商法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