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情境下跨组织管理会计探讨论文(3)

时间:2021-08-31

  (三)供应链管理下的绩效评价系统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对供应链的整体运行状况和运行效果、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以及供应链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等所进行的综合评价。

  1.节点企业协同性评价。供应链重要的组织属性就是其成员间关系不同于一般市场交易关系,而是一种共生于供应链的紧密伙伴关系,以此减弱了纯市场分工的不确定性,以及纯组织内分工的高代理成本,但会衍生出关系性租金。在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高协同性,对供应链的绩效有很显著的正面作用。节点企业间的协同性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评价:一方面,从客户的角度评价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能否对客户个性化需求做出及时响应,譬如,高效地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从原材料供给者、制造商转移到最终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是否连续和流畅;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有较高的质量保障,供应链运行是否高效,等等。另一方面,从节点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密切程度来衡量企业间的合作水平,如双方信息沟通是否高效,能否及时得知下游企业的需求,相互间合作满意程度,以及能否及时供货以保证合理库存,等等。

  2.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基于供应链的特殊考虑,有学者得出响应性、服务质量、物流绩效和财务绩效等四个供应链绩效指标,还有学者在考虑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供应链绩效评价时提出协同性、可靠性、柔性、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五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还有学者提出了系统性的战略联盟绩效评价,并将这一维度容纳至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中,探讨组织间合作与企业内业绩维度的关系,实现对平衡计分卡的改进以及企业内、外部业绩评价的一体化。以平衡计分卡作为基础,结合供应链的独特性,对供应链整体绩效进行评价切实可行。平衡计分卡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相结合,从学习与成长、内部运营、客户和财务层面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如果将平衡计分卡的评价主体变成供应链,从内部运营方面要考虑节点企业间合作评价、供应链协同性、柔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客户满意度要包括最终产品客户的满意度和中间产品客户的满意度,客户关系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之一,供应链要获得长远的财务业绩,就必须创造出令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财务层面的评价要包括能概括整个供应链的财务指标,以反映供应链整体的资本收益、运营情况、偿债能力和成长性。总的来看,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力取决于供应链整体绩效,动态跟踪并适时调整和优化供应链绩效的关键决定因素,以强化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这超越了企业的单打独斗,是基于供应链的跨组织管理会计模式。四、结语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情境与传统个体企业管理情境下的管理会计的应用,存在显著的差异,管理会计已经被拓展为跨组织管理会计。在当前的供应链商业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实践证明管理会计工具对供应链管理是适用的,而且呈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传统的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最为迫切的是需要理论界进行系统地总结、分析和架构基于供应链的跨组织管理会计,以使管理会计工具适应供应链管理情境,服务于供应链的价值创造和竞争力塑造。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广泛、深入应用的政策背景下,通过发挥跨组织管理会计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作用,深化我国市场经济的产品内分工,以此来提高我国企业以及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参考文献:

  [1]王蓉,王惠庆.国际垂直分工下供应链成本分配模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2]沈红,陈良华.国际分工新格局下的供应链成本会计研究[J].会计之友,2011(30).

  [3]王丽杰,吕有晨.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1).

  [4]殷俊明,王跃堂.供应链成本控制,价值引擎与方法集成[J].会计研究,2010,4(1).

  [5]支晓强,戴璐.组织间业绩评价的理论发展与平衡计分卡的改进:基于战略联盟情景[J].会计研究,2012(4).

【供应链管理情境下跨组织管理会计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教学情境下音乐教育论文600字

2.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3.谈地理教学内容的情境化组织论文

4.组织心理学的情境化及多层次理论论文

5.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情境教学探讨的论文

6.管理会计在医院应用的探讨论文

7.探讨财务会计同管理会计的异同论文

8.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