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式景观设计理论初探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科幻式景观”的表现主题和设计创意方式

  (一)“科幻式景观”的表现主题

  第一,宇宙类。宇宙对人类来说是非常神秘莫测的,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已知的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科幻大片中的空间站是常见的场面,从《巴比伦5号》到《极乐世界Elysium》,都描绘了一个庞大的空间站机器。这些空间站具有庞大的主体结构,可以围绕着地球或者殖民地天体轨道转动,有些足够庞大,可直接进入深空,如同一艘万能的宇宙战舰。最著名的就是《星球大战》电影中的“死星”武器,这是一个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空间站,是帝国建造的巨型超级武器。于是宇宙成了人们拓展自己想象力的首选之物。通常会在宇宙中表现绚烂的星空和星座,以及各种星云,再加上形状各异的宇宙飞船。科幻式的景观设计通常会加入这个时代所没有的元素或形式,创作出现代人没有看到过的,又看似比较真实的新奇事物和科幻场景,塑造一种让人感到震撼和奥妙的视觉场面。第二,建筑类。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建造能力越来越强,雄厚的建筑能力可以撑起人类的想象力,最近的知名建筑造型更是千奇百怪。然而人类的想象力总是超前一步的,总是竭尽所能地追求视觉上的极限,在建筑的居住的基本功能上增加了更多的实用性和美观性,有时会因为气氛和元素的需要打造不同风格的建筑景观。除了现代工业与科技化的建筑景观外,还比如自然派的树屋树洞、还有中土世界的矮人城堡,兽人部落,都是追求自然之美,造型比较独特,不同于一般建筑形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情感。第三,灾难类。人类的忧患意识从未停歇,最近几年的各种丧尸片以及疯狂麦克斯系列塑造的末日景象的火热,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地震、台风、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和核辐射、战争、火灾等人为的灾害自古有之,考验着人们的生存和防治能力。这些真实的灾难会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然给人带来生活上的苦难和精神上的刺激,那肯定是让人恐惧和害怕的,每个人都不希望发生。但有些灾难不可避免,当发生时需要坚强面对。经历或目睹过灾难的时刻,必然触动每个人的心灵。为了警示人们,增强忧患意识,领悟人生的真谛,艺术家用虚拟或模拟的手法塑造各种灾难形象。现在影视中很多灾难片、科幻片以及游戏、动画片都会虚构类似场景以及景象。在这一方面,不仅满足了创作者的创作欲望,还让观众或玩家沉浸于画面或环境中,满足人们的敢于挑战、对抗和搏击的心理快感。除以上几种主题外,还有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战争、生物、沙漠等主题。乌托邦主题推演出了一个未来或者平行的世界,即社会适度发展的自然世界,表现出一种积极奇异的未来憧憬。如弗兰克赫伯特(FrankHerbert)创作的科幻小说《沙丘》(Dune),由大卫林奇导演的电影版科幻场景中,将现代工业器材和飞机、汽车造型等与沙漠环境一起构造出不同于往常的景观场面。反乌托邦主题是艺术家借艺术的形式,结合人类的心理欲望、发展历程和存在的社会问题推测未来世界可能演变的负面状态,既批评当今世界,又可以创造新世界的艺术题材。在一些反乌托邦的科幻艺术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巨大的工业建筑塔穿透拥挤城市上空的景象。战争类艺术题材是在现实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超越现实的战争场面,用艺术典型化的悲烈战争场面呼吁人们要珍惜和爱好和平。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变化多样,生物场景的设计赋予了艺术家更多的创作自由。沙漠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设计这类题材场景意在让人们懂得保护自然,敢于挑战生存。这些主题都是“科幻式景观”常用的环境设定,别有用意。

  (二)“科幻式景观”的设计创意方式

  英国科幻风格绘画设计大师杰夫泰勒说,“科幻赋予了视觉艺术家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作为科幻风格的艺术家,我们需要探索、扮演多种不同角色:故事家、建筑师、工业设计师、梦想家和发明家。这是一种既富有挑战又令人兴奋的艺术类型”。“科幻式景观”的设计创意方式非常多,具体需要根据设计的目的和内容来选取合适的创意形式。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通过把无形状物体的景观和建筑具象化成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事物。如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黑山地区,有一座拉什莫尔山,山高1800多米,刻有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林肯四个巨大的石雕像。这也是“科幻式景观”的一种,把无形状的山体具象化人像。动画片《冰雪奇缘》里的将冰雪塑造成宫殿的建筑也是“科幻式景观”设计的一个案例。第二种,通过把具体的实物建筑或景观变形成其他具体的实物形式。如北京的裤衩大楼也是科幻式建筑的一种。将具体的高楼大厦进行变形而成为裤衩的形状。同类型的例子有很多。鸟巢,水立方等此类“科幻式景观”和建筑也已经普遍与用于现实之中。第三种,将具体的实物建筑变形成抽象和无形状物体。此类“科幻式景观”与建筑大多为艺术建筑。在科幻电影动画片里也可常见,大多是创作者的心里表现。通过以上的三种形式可以看出创作的来源必是必须建立在大量素材的收集之上的。无论是传统建筑或景观还是他人的科幻场景或者景观也都是其创意的来源之一。熟练运用三种形式创意思路,再加上个人自身或者团队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入进去创意便随之形成。

四、“科幻式景观”的设计创作过程及艺术特点

  “科幻式景观”的设计重在风格和主题的创意,制作过程跟其他景观设计方式基本一致,只是设计的风格和要求不一样。主要可分为手绘、计算机软件制作和两者结合三种设计形式。如果采用纯手绘的形式,从构思到草稿,再上色,到细致刻画,整个过程全部由艺术家手绘完成。这个设计效率比较低,不适合大型的,复杂的景观设计,适合绘制小型的和景观创意方案草图。因此,大多数景观设计主要借助计算机艺术设计软件来实现。这种设计方式,需要作者熟练运用计算机平面和三维设计软件。设计时,一般先构思创意,在纸上画出草图,再用计算机艺术设计软件制作完成。三维软件主要对景观进行建模、贴材质、打灯光和渲染处理。平面软件是对3D图效果和氛围的深入塑造以及相关尺寸和结构的标注。随着近几年CG和3D技术的发展与兴盛,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插画、动漫场景、影视特效、建筑、景观、环境等设计工作,“科幻式景观”的设计与创作需要他们的努力。创作的开始离不开构思,好的作品是要有思想和感情在里面的,从内心的情感出发,有明确的感情色彩,以及开始时我们要塑造一个怎样的世界,让观众感受到什么样的感情的气氛,有可能是小说中的场景,也可能是某些神话传说,还可以是自己茅塞顿开的想象画面。有了创作点之后,剩下的就是去实现它,把想法具象化,表达出来,一般“科幻式景观”的创作无论二维、三维还是直接合成,都离不开这些创作步骤。这里以二维为主,三维就是建模贴图渲染了。首先是绘制草稿,把脑子里所徘徊的想法最快的勾勒出来,加以修改,此刻在观众眼里可能什么都看不出来,但在创作者心中已然展现出了整幅画面。接下来是整体绘制,绘制时要把形体结构和大的色彩关系表达出来,比如总体的色调,明暗,冷暖、透视的关系。把握好整体关系之后,就要开始下一步的深化,开始加细节,着重刻画主体,控制好虚实关系,在之前的整体关系中进一步细致刻画。最后进入后期调整,去掉一些影响主次的冗余,丰富整体光线,做最后的调色,把营造的环境氛围和情感表现到位,减少与设计所需效果的偏差。“科幻式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大多数艺术作品的特点都有相似之处,同时又有区别。新颖奇妙性、高科技性、超现实性、复杂性是“科幻式景观”的突出特征。首先,“科幻式景观”画幅透视角度大,配色整体统一,视觉主体突出,虚实关系强烈,对比明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整体的构图也符合黄金比例的特点,总的来看,能给人好的视觉体验是基本要求。一般来看,“科幻式景观”的配色在不同场景和环境中会设计成不同的色彩效果,但不管怎样变化,都会偏向一个主体色调。整体偏红还是偏绿、偏黄要根据景观和建筑的用途以及色彩的心理情感来定夺色彩基调。红色系的会有躁动感,不安或激动,适合大场面以及情绪十分高涨的画面。黄色偏安详、自然、温暖。绿色象征生命,和黑色搭配还有科技的意味。蓝色是祥和安静美好,用在辽阔的场景中偏多。紫色是神秘,酝酿气氛,用于未知场景比较多。